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6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殊宝宝的游乐场生活,一年之后写点心得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6 23:1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米多不是一个没有见过市面的小朋友,从六个月开始就在室外的游乐场滑滑梯,当然是被迫的。可是渐渐明白这样的小朋友异常的胆小,接受新事物非常的慢,厚着脸皮坚持带他去游乐场,现在两岁三个月,依然不能独走独站,但我觉着这样的经历对他的帮助却很大,拿出来和向米多一样智力低,全面迟缓的小朋友妈妈们分享。





       爱儿玛,是我们这座城市里最大的一家室内游乐场,在我的眼里,他更像是一个感统训练室;可我最想训练的不是米多的身体,而是他的心智。
    2011年7月17日,米多十三个月末,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时他还不会爬行,说的具体点应该是似乎能够蠕动身体的头几天;他能做的是被我狠心从又高又陡的大平板滑梯上扔下,小心翼翼的坐在海洋球池看着我笑,还有,被吊床上摇来晃去进入梦香。
    可是怎么办,我什么都想让他尝试,什么都不满足,什么都不甘心。
    于是,我常常带他来到这里,坚持的理由不是他喜欢,而是“不喜欢”;“不喜欢”的让人无法质疑。他总是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搭拉的眼睑,昏迷的眼神,关于周遭的五彩斑斓、欢声笑语仿似与他毫不相干;他那么的迟钝却又那么的敏感,许是身边跑过一个兴奋的小朋友,都会让他恐惧的挺直了身体大哭起来;看小朋友惊讶异样的表情,我要一边控制难以控制的米多,一边说些假话解释,解释到让大家觉着这没什么奇怪,下次经过时会格外关注和友爱这位小朋友。耳边常常响起老公的一句感慨:我们米多不喜欢这里;我告诉自己,所有人都可以这样想,可我不能,因为他是小朋友,小朋友一定会喜欢这里,也一定要喜欢这里。
    这是我坚持的理由,即便是不可为而为之。一年的时间,终于可以在这里插一面标志性的小旗,宣告阶段性的胜利。别人看到的是结果,而我庆幸自己经历了米多成长的整个过程,并参于其中。太想停留在这里沾沾自喜,炫耀曾经淌下的汗水,湿透的衣襟。
    这里留下了太多记忆的片段,所有都敌不过米多主动爬进阳光隧道的过程——那个红色的长长的塑料筒。米多第一次趴在我的身上和我一起钻进去的时候,他很排斥并出现呕吐的反应,我以为是意外,后来发现次次如此,有两次竟还吐在了我的身上,值得庆幸的是适应一小会他难受的反应就会消失,问过很多人也没找到原因,我却因此来了劲,决定一定要给他“脱敏”,于是之后的训练重点就放在了这里(二十一个月左右)。在大筒里呆着,成为我们来到爱儿玛的必修课,过程是我先进去,然后把他拖进筒里,面对面坐着,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吸引他的注意,等他平静下来,在筒里和他边游戏边训练他的模仿能力边让他习惯这样的环境,看他心情好的空隙,找个里面的钉子啥的逗引他爬上几步,当米多可以很自如的和我在筒里游戏并爬来爬去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明白还会有更大的困难,那天一个小朋友爬进了筒里,米多听见声响竟然吓的连滚带爬,最终趴在筒里一边大哭一边用头撞地,这个举动不但吓着了我也吓着了进来的小朋友。之后,我尽量选人多的时候去玩,在听到来人的第一时间把他抱住安抚让他慢慢适应,那些小朋友真的很可爱,当你随口表扬他们时,他们会特别喜欢和你玩,于是,经常会有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坐在大筒里,一起说儿歌,甚至教米多做动作,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在筒外不停的喊他,他也不愿离开,劝说无望,我只得以身作则的带着米多钻了出来。一个月的时间,来到这里至少八次,那天我坐在大筒口上休息,米多竟然第一次主动爬了进去,我不敢有任何动静,生怕打断他,没有言语能形容我当时兴奋的程度,之后的米多进步神速,有次早教课老师拿了帐篷式的隧道让大家钻,米多很快便钻了过去,那是唯一一次我们看着不那么的特殊。记下那段春夏交季的日子吧,天气已经很热,室内还没有空调,爱儿玛像一个偌大的温室,桶内更是闷热的上不来气,没有几个小朋友愿意来到这里,米多很棒,依然愿意配合,我想告诉他也告诉自己,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我们都要不要放弃去尝试,要努力,要坚持。
     以下为训练重点和成果汇报:(十三个月至二十六个月)
1.        综合情况:非常积极主动的拉我进入游乐场,进入后能有目的的玩,能关注其他小朋友,出入能在提示下给工作人员打招呼,能把票据拿一段时间并递给工作人员。(初始时,梦游状态,只关注地下滚着的海洋球,拿啥扔啥,脾气暴躁,胆小)
2.        滑滑梯:兴奋的爬到滑梯跟前,坐下,移到滑梯边缘下滑,全程无辅助。(初始时,抱着放到滑梯边缘被动滑下(仰卧),略紧张,可能是因为六个月就开始滑滑梯,所以接受较快)
3.        吊床:坐卧自如,荡的幅度高。(初始时,甚至不能在吊床上坐稳)
4.        荡秋千:无保护大幅度荡一百五十个以上。(初始时,极其恐惧,克服恐惧后发现手上没劲,荡一小会就抓不住身体变形)
5.        海洋球池里:自由爬行翻滚,很兴奋。(初始时,不敢动,迷糊发呆状)
6.        高爬:能主动自如爬上楼梯,半米的高台。(初始时,不会四点爬,刚刚会腹爬但很不熟练)
7.        阳光隧道:喜欢并自如进出、穿梭。(初始时,恐惧,呕吐,排斥)
8.        转椅:转会儿会晕,有出来的要求,喜欢在外面推着玩。(初始时,转多少圈都不晕,没要求)
9.        与小朋友的交往:能关注他人,有上前亲近的欲望,但不得法。(初始时,警惕,害怕他人接近)
10.        去爱儿玛的路上:半小时,全程拉着手走,不休息。(初始时,坐车去——推车子去——走一段抱一段——走一小时以上)
    下阶段目标:
1.        巩固战果,提高兴趣度。
2.        争取早日独站独走,鼓励完全无辅助下游乐。
3.        学着与小朋友相处(感觉这个太难,但也要有意识的介入)。

    今天,米多二十七个月整,一年前我想教他游戏,一年后我教会了他游戏;他还在成长,游戏的种类太多,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有无师自通的那一天,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决心就这么一直教下去,可是在爱儿玛一年里,用大把汗水与硬着头皮坚持换来的沾沾自喜,一定会藏在我的记忆中,变成我的财富,我还会继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12-9-7 07:41:14 | 只看该作者
真好呀,这可比感统的课程 效果好多了。贵在坚持!

看来我女儿也要多玩玩了,可是我们这没有呢。

我女儿长大 了,发现很容易害羞,老师说这样不好,以后交往容易有障碍。

我们也在练站呢,最近老师在加强腰部力量 。希望早点站起来。
3#
发表于 2012-9-7 09:1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2-9-7 09:11 编辑

你是一个很棒的妈妈....

我也觉得外面的游乐场是最好的感统训练地....那里总是有那么多孩子追逐玩乐的笑声.整体氛围都很好.
我家从2岁开始去的游乐场.每次都办卡.我们至今都去过4家游乐场,在3家办了卡.因为我们常常去,去久了孩子就腻烦了.所以我就给他换一家......新的环境构造不一样,小朋友又有了新的挑战乐趣.


4#
发表于 2012-9-7 11:48:14 | 只看该作者
向楼主学习。
5#
发表于 2012-9-7 12:23:21 | 只看该作者
胆小,接收新事物很慢,和我家的一样。20个月,还没去过游乐场,你启发了我。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41: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受到小同妈妈表扬了,很开心啊!从你的帖子和发言中学到了很多,都一直没机会感激呢!
    把这家游乐场玩腻了换一家,呵呵,小同表达自己的喜好,寻找各种挑战乐趣,太让我羡慕了啊!米多一定要努力和上未谋面的小同哥哥靠拢哦!
    小同加油,米多加油,大家都加油!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8 14:4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米多仔仔 于 2012-9-8 14:42 编辑

       关于游乐场里需要克服的困难有一些感触,最主要的有两个:

     首先,要脸皮厚,呵呵人家家哪怕很小很小的小朋友都自己玩的不亦乐乎,而我们在里面就显得非常显眼,经常一定会受到额外的关注,真的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我发现,只要自己坦然、自得其乐,旁人基本上还都是善意的。经常有人问我,孩子多大了,其实无非是人家奇怪这个小朋友能力与身高不成比例,感到异常,我就大方的说出我们的月龄,然后坚定的补充一句,我们发育迟缓,比正常小朋友慢!如果对方还在追问,我就在补一句,我们正在医院康复。话到此,这个话题就自然的被截至了,大多数人还是知道避讳这样的尴尬的,或是转移话题引导两个孩子互动一下,或是拉着孩子独自去玩。这样说也是经验所致,呵呵,当然如果能够隐瞒年龄还好,要是扭捏的含糊其辞,后面的结果多数是:教育你应该怎样带娃,怎样训练孩子,怎样给孩子吃好,怎样带孩子出来见世面,一副教育家的样子,喋喋不休;也有少数人会让你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普及一些他们自认为的知识,总之话题滔滔不绝,特别热情;还有一部分人拿出各种事例不停的安慰你等等等等,这样的好心人一定会搞得自己骑虎难下,更会耽误孩子的时间;换个角度想,如果脑子里总有个为股权面子隐瞒孩子真实情况的思想作祟,带我们这种特殊的孩子在这样的场合有怎么可能放得开呢。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像米多这样的智力低感统失调有没啥运动能力的小朋友想要适应这样的场合和环境,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的自发的有兴趣的游戏,真的很难,我之所以有了一些成就感,也正是觉着这样的坚持太辛苦。如果有妈妈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或是向我这样有目的的训练,我最想说的是,给孩子一点时间,千万千万不要逼他,我们能做的只有,拿出最大限度的热情去影响他带动他,这本来就是个游戏的地方,我们的孩子在不济,也一定有正常孩子那般游戏的天性,我们要帮他保护好游戏的心情,哪怕这个过程再缓慢,他也一定会有享受游戏的那一天,一定的。

    其实,孩子要加油,我们更要加油!
8#
发表于 2012-9-8 15:0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同妈 于 2012-9-8 15:09 编辑

我觉得你那3句话.
告诉别人孩子正确月龄.
告诉别人孩子发育迟缓.
告诉别人孩子正在医院康复.
真的是堵住别人嘴巴最好的3句法宝....几乎是面面俱到了...

其实这确实是家长的面子问题.过不了那关那就不用去公共场合了...为了孩子,面子是可以不要了....
这方面你好勇敢.....

9#
发表于 2012-9-14 18:42:54 | 只看该作者
自勉~
问一下米多妈妈,在转椅里面转转要能感觉到晕并要求出来是进步吗?我家的好像是转多少圈无所谓。
我们6个多月开始荡秋千,荡了一年多最近一放到秋千里反而伸手要妈妈抱出来了。
10#
匿名  发表于 2012-9-15 05:16:46
看了楼主的发言,我不禁回忆起我当年带我们孩子去爱尔马锻炼的情形。在我们出国前,整整大半年时间,我基本上每天(除了周末)带孩子去那里活动,即使现在还时常回忆那里的情形。有时候大中午就我们母子俩,感觉整个爱尔马就是你自己的。正如楼主所说,那里是一个特别好的感统训练地方。陪着孩子钻时空隧道,爬斜坡,孩子最爱的还是球池。当时我们孩子2岁多,每天带孩子在那里锻炼,觉得帮助确实挺大的。当时可以办个10次卡,不在周末不限时间,我们一呆就一下午。孩子三岁时就走的很好了。

记得当时那些服务员小姑娘,其实她们的待遇很低,但是人真的很好。反倒是她们对孩子一点都没有歧视。现在我们在国外,孩子的主要运动时游泳,但我还是经常会想起在那里自己训练孩子的快乐时光,想起了冬天每天坐着公车去活动,到了很晚游乐场只有我们两个和那些城堡的影子,现在回想起更多的是感动。

楼主现在做的跟我当年一样,看了很感动,祝愿孩子会越来越好。你们应该住在大雁塔附近,我们当年傍晚经常带孩子去不夜城锻炼,因为路比较好(有斜坡,可以锻炼平衡能力),人也不多。还有那个电影院,大厅非常好,夏天凉快,也是我们的锻炼场所哦,呵呵。

很久什么也没写了,与楼主共勉。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3:40:55 | 只看该作者
RE:匿名 68.149.157.x

      现在爱儿玛还是一张卡10次,还是工作日不限时,还是很好很亲切的工作人员;电影院的大厅以前听我妈强烈推荐过;我们现在每天晚上会在大唐不夜城走两个小时以上,看影子慢慢变长,米多非常兴奋,回家倒头就睡!
    看到你的留言真的很感动,不知是你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我这儿,还是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你那儿,还有机会回来吗?我们相约一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3:52:34 | 只看该作者
RE:likedust

       关于转椅,以前看过书过于喜欢旋转和害怕旋转应该都是前庭失调的问题吧,常常会去观察正常的小朋友,他们总是转转就会晕的要出来,以前很羡慕,现在米多也有了这样的要求,至少感觉他不那么另类了。
     关于秋千,宝宝六个月荡的时候不害怕,现在大了反而害怕或是不乐意,我觉着是正常的,米多当时也有这种情况,六个月的时候被我从滑滑梯上扔下来基本没啥反应,后来还很高兴,再大些开始害怕,之后慢慢引导就又恢复兴奋的状态了。我觉得宝宝小的时候可能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不太能感知危险,而大一些之后主观意识强了,反而知道害怕了,千万不要着急,给他点儿时间,他一定会发现秋千还是很好玩的,呵呵。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0:02:30 | 只看该作者
RE:小同妈妈,也和其他妈妈共勉。

     其实不是我勇敢,是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中国人大多都是好奇心很强,爱多管闲事的,我们的孩子被人家关注一点儿也不奇怪,换位思考一下,估计自己遇上也会多看几眼。与其让人家猜来猜去,在背后议论纷纷,以讹传讹,不如大大方方的在他眼前晃悠,他看多了听多了也就不稀罕了,即便是在背后议论,也一定是正面的,友善的。
     其实,亲戚朋友面前也是如此,若自己都难以启齿,他们更是千般同情万般回避,以为这种生活恐怖的不得了,其实想明白了,人就一辈子,不过换个活法而已。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0:05:14 | 只看该作者
RE:oobhttc

      我们宝宝差不多大吧,很多地方都很相似,要是在一座城市该多好啊,一起加油吧!
15#
发表于 2012-9-17 00:26:42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对我自己的孩子也不像以前刚知道问题那样不想让人知道,我现在走到那,别人问到那双纠正鞋的时候我就会说那是医院配的,在做康复,管他什么异样 目光他看我我看她让他不好意思在看。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1:31:27 | 只看该作者

1

本帖最后由 米多仔仔 于 2012-9-17 13:08 编辑

   1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1:35:34 | 只看该作者
RE:  航航妈

亲爱的,航航小朋友一定也在进步的。这些小家伙的确是进步太慢了,和蜗牛一起真的是要把脚步放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再慢一些,才能看到他们带给我们的财富,小进步就是大成就。一起加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6-7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