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5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5 00: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压力面前】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病友,前两年她丈夫抛弃了她,而且是很戏剧性的抛弃。这个男人走之前没有给出任何一点点信号,在我好友带孩子从外地康复一段时间回家的火车上,她还与他密切的短信联系,当时我们在同一列火车上,我还打趣她说小别胜新婚,回家要与老公好好亲热一番。结果好友回到家才发现那个贱男人留了封信,说是承受不了压力,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实施了人间蒸发。故事还在继续。一年后贱男人回来与她离了婚,房子归她,孩子暂时由爷爷奶奶照顾,所以要付一半房款给贱男人。我好友原来是大专老师,为了孩子的康复辞了职。迫于生活的压力,她在离婚后开了个小服装店,兼职给一所学校代课。她说她的目标是多赚点钱,等条件好一些后把孩子接回来。前一阵给她打电话,她说服装生意不好做,她准备把店盘出去,以后就做代课老师,她说每当她很累的时候,就上网看看几个战友的博客,看到大家还在为孩子努力地打拼时,她会重新充满力量。

今天跟她联系,她说贱男人要再婚了,逼着她还钱。

我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连骂“他妈的”,如果贱男人在我旁边,非狠抽他几个耳光,我就不明白了,一个男人怎么忍心把一个弱女子往绝路上逼?然后我流着泪祷告,祈求上帝惩罚这个贱男人,并赐福给我的好友,让她在经历苦难后重新获得幸福,并能在主内得享平安。

最近看论坛,发现又有一些道德沦丧的男人选择了抛妻弃子,其实这些男人真的很可怜,他们以为当责任承担不起时可以一扔了之,却不明白等待他们的一定是上帝公义的审判和地狱永远的烈火。

我和我丈夫曾经探讨过“苦难”,我丈夫说如果人承受不住一件事时,这件事才可以称为“苦难”,如果可以承受得住,顶多称其为“负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选择善待我们的残疾孩子,就说明我们可以承受得住,这就不是苦难,而是生活负担重一些。

这样说来,“苦难”并没有降临到每一个充满爱心的爸爸或妈妈身上,而是降在了那些逃兵身上,这份苦难会一生跟随他们,成为他们永远无法挣脱的枷锁。

我在生活中认识好几个丈夫做了逃兵的孩子妈妈,而且孩子都很严重,可她们都是极为坚强的女人,不悲观不抱怨,虽然有时会因为劳累感到身心疲惫,但生活的压力从未阻挡她们疼爱孩子的步伐。我想,支撑她们的一定是一股极为强大的内心力量,而这份力量也许是从丈夫离开的那一刻才真正爆发出来。我曾经问过其中一位妈妈,是什么力量支撑她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兼做两份工,她答“儿子还要靠我养活呢。”

也许,在得知孩子有问题以后,“心态”是唯一掌握未来幸与不幸的法码,谁说孩子很严重就剥夺了父母的幸福感?谁说男人的逃跑就剥夺了母子俩从此的幸福感?

去年元旦期间,我带孩子在北京按摩,那一段心情差到了极点,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只能用“失败”一词形容:除了有一个病孩子,什么都没有!我又愤恨又委屈,我纳闷凭什么我要过这样的生活?虽然自身有许多缺点,但我真的不是一个坏人,凭什么要摊上这样一个孩子?凭什么我没钱没房没车?凭什么我要这样劳累?

记得当时我歇斯底里的打电话跟老公哭闹说:“别人有的我都没有,别人没有的我却有!”结果我的坏情绪让一向乐观豁达的丈夫失眠了几个夜晚,他深深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婆孩子。

而现在呢?我却觉得非常幸福,虽然栋栋依然处在副总统级别,虽然我们还在租房住,虽然出门还要骑自行车,虽然我还是感到很劳累,但我真的感觉幸福。我觉得栋栋很可爱、租的房子住的很舒适、我们用不上私家车、我年龄大了感到累是自然现象多歇歇就缓过来了。

其实外界的条件都没有改善,但我的想法改善了,因此我就觉得一切都改善了。

在论坛看到一些妈妈为孩子的病无比焦虑,她们在担心孩子以后怎么办。我发现女人们都是喜欢吃“如果”的,“如果孩子以后还这么重,怎么办?”、“如果将来我们死了,孩子怎么办?”、“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孩子肯定就好了”、“如果孩子上学以后被同学笑话,怎么办?”、“如果孩子将来嫁不出去或让丈夫欺负,怎么办?”

似乎每个妈妈都问过或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我也考虑过,可是现在我不考虑这些如果了,因为我发现考虑得越多就越郁闷,还不如干脆别想,把当下的事做好,把“今天”过充实。

就像以前有一些很不会鼓励人的朋友鼓励我:“如果这事摊在我头上,我肯定活不下去了,你太坚强了,太能干了。”

通常我很干脆地回答对方:“如果这事摊在你头上,你肯定不会去死,我看没几个病友自杀的。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象你这样安慰人。”

真的,世上没有“如果”,我们永远不会预知以后发生的事,人往往是经历过才懂得。就像我家的邻居杨大爷,在他72岁那年,他49岁的儿子车祸去世了,我相信,在杨大爷71岁乃至60岁时,他并不会预知儿子的命运。就好像我们怀孕时并不会预知肚子里的孩子会有如此的人生境遇。

所以,“想”真的没有什么用,该努力的咱们去努力,至于孩子的发展,需要看上帝的安排,也就是俗话说的“看他自己的造化。”

我曾经对一个好友说,人不到咽气那一天,不要说自己这辈子过的是悲惨还是幸运。不要太早总结,也不要太早盲目乐观,更不要太早盲目悲观,一切慢慢走着瞧,确保每一步都认真去走就噢啦。

不过如果说我们这样的父母没有压力是不太可能的。孩子不管是轻是重,家长们肯定都有压力,就如同正常孩子的父母每个都有压力是一样的。轻孩子的父母担心的是回归主流社会后孩子遇到的种种挑战,重孩子的父母担心的是孩子这一生如何去照顾。就如同苦难没有尊卑一样,压力也没有可比的,我不觉得重孩子的父母就一定比轻孩子的父母压力大,毕竟面临的挑战不一样,需要付出的东西也不同。就像我,这辈子可能付出的体力要多一些,而类似小同妈要付出的精力多一些,而有的父母要付出的财力多一些。无法比较哪种付出更辛苦。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懂得感恩、心胸豁达、内心坚强的父母会少受些苦。我们都是经历过磨难的人,都明白真正的苦不是身体上的苦,是内心的折磨。



【二胎的问题】

在我看来,要不要二胎真的没有“好、坏”之分,要与不要都各有利弊,就看各人的想法和人生态度了,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

我一直是想要二胎的,没有什么“看上去很合理”的理由,比如“生个老二照顾老大”、“他们将来互相是个伴儿”、“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等,我想要二胎就是想体会一下当正常孩子妈妈的快乐,为家庭再添一些幸福的元素。可是目前发现条件不允许,栋栋的情况不太稳定,经常晚上折磨人,我和老公都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和精力,如果再要一个孩子,肯定是吃不消的,老大老二势必都照顾不好,既然如此,要二胎的计划就搁浅了。昨天我还问了老公几个“如果”的问题,“如果栋栋过一阵情况很稳定,咱们也请到了很合适的保姆,咱们要不要二胎啊?如果栋栋的寿命不会长,他十几岁时就走了,那时咱们四十多岁了,还要不要二胎呀?”呵呵,女人有许多如果去想。我老公面对我的提问非常无可奈何,他说“到啥时候就说啥事嘛,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啊。目前咱们不具备要二胎的条件,那就先把栋栋照顾好就行。”

其实我和老公对于要与不要二胎都没有很强烈的想法,条件具备要一个不错,这辈子就养活栋栋也不错。就是说,我们二人都不把家庭的幸福寄托在二胎身上,因为我们现在觉得挺幸福的,并没有什么遗憾或不足,有二胎可能是“锦上添花”,绝不是“雪中送炭”。

我思考了一下,其实二胎问题涉及到一个人的人生观,就类似丁克家庭一样,丁克一族就认为二人世界挺好,但世人大部分接受不了没有孩子的家庭。那到底丁克一族对不对或好不好吗?我觉得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好就算好,毕竟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无需别人评判。

在要二胎的问题上不应该怀有太偏激的思想。主张要二胎的总把焦点放在“老二照顾老大,或者有个伴儿,或者正常的家庭氛围”上,而主要不要二胎的总把焦点放在“给老二一个负担是不公平的,老大被冷落多可怜”上。

其实事实表明,有幸福的二胎家庭,也有不幸的二胎家庭,我们不能揪住一些典型事例不放,不管要不要二胎,一个家庭的幸福是需要用心去经营的,这个幸福的前提是夫妻同心,都愿意为了幸福不断的努力。

前几天我那快七十岁的母亲跟我说:“我生了你们三个孩子,个个孝顺,孙子们也都懂事,可是几年或十几年后我一闭眼,这一切都跟我无关了。”我明白她的意思,就是人生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每次我站在故宫前,都会想像雄伟宫殿内曾经的叱咤风云,想像真龙天子们的威风霸气,可他们现在在哪里了呢?无非是黄土一杯。

有时我看着夜晚深邃的天空,看着那些庞大繁杂的星系,都会觉得自己很渺小,来如流水兮去如风、人生不知何处生兮何所终。就是那样一种感觉,觉得我没有自己想像得那样重要,一切爱恨情仇都微不足道。

也许就是因为把许多事情看得比较淡了,人就容易满足,遇到什么事都容易接受。

因此,二胎问题其实不应该纠结,想要、条件允许就要;不想要就不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需求,看看有个健康孩子能为目前的幸福加分多少。

还有许多家长担心再生个孩子也有毛病,我的看法是很少有人连中五百万。



【什么是幸福】

我想“幸福”没有定义,如同爱吃鲍鱼的人认为鲍鱼是美味,爱吃臭豆腐的人认为臭豆腐是极品。也如同对待爱情的看法,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有的女人把名牌当作必需品,把爱情当作奢侈品;有的女人把爱情当作必需品,把名牌当作奢侈品”。

幸福没有定义,因为就是一种感受。但无论是哪种感受,都不外乎感受幸福的时刻必定伴随一颗平安喜乐的心。

如何获得平安喜乐的心?除了去努力思考,还需要去不断学习。

想做一个幸福的妻子,首先要学习妻子的职责与本分。

想要获得良好的社交,首先要学习社交的基本规范。

我想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在《圣经》中寻找到了答案。

绝不是我开始认为的找一个心灵上的寄托,而是我确确实实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指导,比如家庭、教育、处世、金钱、卫生。我试着按照圣经的教导去行事,发现我真的慢慢地得到了上帝的祝福与恩典。

磨难中有祝福,患难中有盼望,艰苦中有依靠。这就是我认为并感受到的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12-4-5 08:59:5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二胎就是想体会一下当正常孩子妈妈的快乐”。雁儿的这句话,硬生生把我的眼泪逼出来了。放假这几天,回宝宝奶奶家住了2天,看到宝宝姑姑家的宝宝一岁半,蹒跚走路,嘴里依依呀呀的什么都会喊,那真叫一个幸福。虽有2个孩子,却没有在宝宝们小时候体会过多久的当正常妈妈的快乐,直到去年开始带大宝。转了啊。雁儿的文字总是那么好,不知道学生时代是不是也是文学青年呢?O(∩_∩)O~
3#
发表于 2012-4-5 10:02:3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这些都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心情起伏和心理磨炼的人,才能最终锤炼出的境界
4#
发表于 2012-4-5 11:43:57 | 只看该作者
白菜和我家老公很多想法真是很相同. (也许很多男人的思维都是如此.)
我自己常常拿小同未来的种种如果设想去忧虑,但是小同爸从来不在乎.永远是那句,想那么多干嘛.到那时候再说.
其实,想想,别说几十年以后咱去了,什么都跟自己没关系,就连我们自己的生命,也是不能随时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因为我们无法说我活到多久多久.....那是天定的事情.
所以,小同爸总是劝我活好现在.把过于忧虑的心放下来.

祝愿栋的情况稳定点,让你可以有足够精力去生2胎.如果考虑过40多岁都可能要生,那不如早一点.



5#
发表于 2012-4-5 17:07: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栋栋妈的文采,写出许多我想说却表达不清的感受。
6#
发表于 2012-4-5 21:1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心幸福】目前最大的幸福是豪豪能在自己的怀里甜甜地睡着...
【关心二胎】豪豪没有确诊前不想也不能要二胎...
7#
发表于 2012-4-5 22:49:05 | 只看该作者
栋栋妈妈写得真好,写出大家所想。
8#
发表于 2012-4-6 15:08:51 | 只看该作者
栋妈写的真不错。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乐观去面对。
9#
发表于 2012-4-7 01:52:21 | 只看该作者
栋妈总能说出大家的心声,看你的文章就像又走了一回心理路程,慢慢的莫名说不清的内心平静而简单。。。谢谢!
10#
发表于 2012-4-7 16:20:1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亲身经历,绝对没有如此深度的感触
11#
发表于 2012-4-7 21:47:17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家长担心再生个孩子也有毛病,我的看法是很少有人连中五百万”,这个观点我同意并且也实践啦,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连中五百万。。。栋妈写得真好。。。
12#
发表于 2012-4-10 19:13:1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生二胎的妈妈们
13#
发表于 2012-4-11 08:37:42 | 只看该作者
棟媽寫出了我們做父母的感受,沒有經歷這麼多磨難是寫不出的,過好今天就夠了!
14#
发表于 2012-4-12 13:47:31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家长担心再生个孩子也有毛病,我的看法是很少有人连中五百万,可是我真的碰到过连中五百万的,和我们一块康复,大的以经能走,能上学了,上的是培智学校,十岁了,小的六岁了,还不会走,一不高兴就碰头,有的时候都没有信心在要一个,可是心里还是想要一个,就是想当一个正常的妈妈,想体会一下这一种生活,
15#
发表于 2012-4-17 12:43:2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将来我们死了,孩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还是在问,估计以后还是会问!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我们目前是要尽可能的去提高孩子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要以现有能力去解决一些将来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建立一个托管机构!由同样遭遇的家长发起组建的机构!自助自强的机构应该也会得到社会好心人的支持吧?政府也没有理由不给予些许方便吧?
如果能有一个托管机构,有专业的团队在帮助孩子康复,有深怀爱心的陪护人员在辅助孩子的日常生活,雁儿你现在应该可以开始准备二胎了吧?
如果能有一个合适的托管机构,若将来我早于孩子离世,我将钱财捐出,孩子亦可以得到可靠的照顾吧?!
16#
发表于 2012-4-21 13:1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日子只能过不能想,想多了就过不下去了
17#
发表于 2012-4-22 10:26:0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篇文章后,心情豁然开朗,谢谢栋栋妈!
18#
匿名  发表于 2012-4-24 10:17:08
有时候幸福真的很简单,而且我们的情况在别人眼中是多么的不幸,其实我们也有幸福有快乐,只是比正常家庭多了些不同经历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6-14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