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0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谁知道SPR手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6-10 19:1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ydhsh 于 2020-8-13 17:55 编辑

近来我市来了一位北京的专家,说是用SPR(脊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手术治疗痉挛形脑瘫,不知各位是否清楚?手术疗效?手术成功率?手术适应症?手术最佳年龄?


第三方代孕--可混血--可选男女-可双胞胎。染色体基因筛查:溦`信:【ivf 2 2 2 2】服务项目:试管婴儿(试管二、三代技术)(可以提供性别筛选)(包成功男、女孩)(精与卵供应不需排队等待)(早期血液性别鉴定)第三方代孕,无身体接触 招聘代妈【有怀孕经验的优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2-6-10 22:10:58 | 只看该作者

有谁知道SPR手术?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近年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巳被国内外学者应用,近期获得一定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Famano(1978)首先采用电刺激法选择切断脊神经后根的Ia类纤维,部分阻断调节肌张力的Y一环路来治疗脑性瘫痪痉挛。自1991年以来国内报道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采用颈段、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上下肢痉挛并收到明显疗效。也有报道术后并发进行性脊柱前突、脊柱滑脱和过伸畸形等术后并发症,并且有学者对术式进行改进来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如胸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双侧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开门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术后出现的流涎、斜视及语言明显改善等,国内学者采用诱发电位进行研究,最后用“大环路”解释了上述现象。

一、手术机制
    目前已知,肌张力增高和痉挛都是牵张反射过强的一种表现,其感受器都是肌梭。肌梭是感受机械中牵拉刺激的特殊装置,形态如梭。肌梭的传入纤维有两类:
①快传纤维:直径较粗。属于Ia类纤维。Ia类纤维进入脊髓后直接与支配本肌肉或协同肌肉的a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联系。
②慢传纤维:直径较细,属于H类纤维,一般认为与本体觉有关。脊髓前角的a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梭内肌纤维的长度,使感受器经常处于敏感状态。这种a神经元的活动,通过肌梭传人联系,引起a神经元的活动和肌肉收缩的反射过程称Y一环路。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的目的在于选择性切断肌梭传人的Ia类纤维,阻断脊髓反射中的Y一环路。从而解除肢体的痉挛。同时通过电刺激鉴别,选择性保留肢体的感觉神经纤维。

二、手术方法
(一)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
1.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⑦单纯痉挛性脑性瘫痪,肌张力在3级以上。
②无固定软组织挛缩或挛缩轻者。
⑦术者躯干与四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仅因挛缩所致的步态异常和动力性畸形。
①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为3岁以上、以利配合术后康复训练。
⑤严重痉挛和儡直,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   

(2)禁忌证:
①智力低下,不能配合术后康复圳练者。
⑦肌张力低,肌力弱,运动功能差者。
③手足徐动,共济失调,扭转痉挛。
④肢体重度的固定挛缩畸形。
⑤脊柱有严重畸形和腰能部不稳者。   

2.手术方法:   
(4)注意事项:
1.显露过程应注意止血,保持无血术野,防止血液流入硬膜腔内。
2.椎板切除范围不宜过大,应注意保留两侧小关节,以免影响腰椎稳定性。
3.前后根鉴别应慎重,注意其解剖关系和变异情况,不可误伤前根。
4.术中应采用显微外科器械和技术,操作要轻柔,不能过度牵拉神经根。
5.电刺激时不应有肌松剂的作用,麻醉不宜过深,以免电刺激时不出现肌肉反应或神经阂值过高。   

(二)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   
1.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①手与上胶单纯痉挛,肌张力在3级以上。
②肌张力明显增高、且手和上肢软组织固定挛缩畸形较轻。
③术前手部有一定运动功能,特别是手指屈伸和拇指伸展运动。
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年龄在6周岁以上,以利配合术后各种康复训练。
⑦虽为混合型脑性瘫痪,但以痉挛表现为主。手术与康复训练后可使手部功能有所改善。   

(2)禁忌证:
①智力低下,年龄不足6周岁者。
②肌张力低下,肌力较差,经临床观察运动功能不良者。
③严重的手足徐动,共济失调,震颤和扭转痉挛,重度的混合型脑性瘫痪。
④严重的手和上胶固定的挛缩畸形,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后也不可能使其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⑤颈椎严重畸形,发育不良和颈脊柱不稳者。   

2.手术方法:

三、胸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与腰能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Fasano(1978)首先采用电刺激法选择切断脊神经后根内肌梭传入Ia类纤维,部分阻断调节肌张力的Y—环路来治疗脑性瘫痪痉挛,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提供了新的经验。Fasano早期采用的手术部位为胸腰段切除第12胸椎和第1、2腰椎桩板显露脊髓圆锥及其后根。

    Peacock(1988)对Fasano方法改进,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由胸腰段下降到腰骶段(第2腰椎至第2骶椎),降低了手术难度,但扩大椎板切除范围,增加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Peter(19如)报道术后并发进行性脊柱前突、脊柱滑脱和过伸畸形等术后并发症。

    许多学者提出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尤其采用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成人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所致下肢痉挛。胸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切除第12胸椎下1/3、第1腰椎全椎板、第2腰椎上1/2,显露脊髓圆锥及其后根,手术范围较腰骶段小,损伤少,卧床时间较腰能段短,可较早参加功能训练。椎板切除比腰骶段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脊柱稳定性优于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效果与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相同,不影响手术效果。6岁以下患儿操作稍有困难,年龄大操作相对容易。术者在腰骶段手术基础上较容易掌握胸腰段手术,无论术后效果、手术时间、术后脊柱稳定性均不比腰骶段差,如患儿合并腰骶椎结构及腰能部皮肤异常不宜手术的患者均应考虑胸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四、选挥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与矫形手术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是整体解除痉挛的手术,矫形手术是对肢体局部畸形的矫正。脑性瘫痪症状较多,手术方法也个相同,痉挛范围广,多个肌群受累无固定挛缩畸形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为最佳治疗手术。如伴有局部挛缩畸形可同时或后期行矫形手术。如患舒症状较轻,由单个肌群挛缩所致单一畸形,只采用局部矫形手术即可。矫形手术是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弥补,是肢体功能恢复不可缺少的手段。

五、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与康复圳练

    对于挥孪型脑性瘫痪患儿,无论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矫形手术,还是康复训练,其目的为:
①降低肌张力。
⑦恢复肢体功能最终使患儿生活自理。

    治疗脑性瘫痪肢体痉挛方法有很多,作者认为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0—4岁应采用康复训练治疗,不应采用任何手术方法。在这期间由于神经功能的替代作用,一些症状能自行好转,不是肢体痉挛的真正程度,如采用手术治疗易发生手术后肌无力、术后症状再次出现等。在这期间用康复训练来抑制痉挛是首选方法。

    4岁以后神经功能的替代作用基本消失,随着患儿体重的增加肢体畸形进一步加重,给康复训练带来困难,此时手术能使肢体痉挛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达到单纯康复训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为手术后功能训练打下了基础。术后康复训练更为重要,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后,每一个肌群的肌张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肌群间的平衡失调,这种失调只有通过科学的系统康复训练才能重建,更好的恢复患肢功能。

    术后1—3个月重点进行下肢行走平衡训练,包括前后左右平衡训练,增加双下肢行走平衡能力,可在平衡板上进行,训练中模拟前后左右跌倒情况以诱导双下肢维持平衡。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效果的巩固,是治疗脑性瘫痪的重要环节。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应采用“康复圳练一手术一再康复训练”的过程。康复训练和手术相结合是治疗脑性瘫痪肢体痉挛的最好方法,能更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具有局限性。


六、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解除痉挛机制的新认识

   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是牵张反射过强的一种表现,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目的在于通过电刺激选择切断肌梭传人的Ia类纤维,阻断脊髓反射中的丫—环路,降低过强的肌张力,从而解除肢体的痉挛。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后出现流涎、斜视、语合障碍明显好转和腰骶段术后上肢痉挛明显缓解等,用单一y—环路已不能解释。

    国内王正雷等采用体感诱发电位进行研究发现:术后手术区段以上各记录点记录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术后明显减慢,均发生在手术区段。术后头部点记录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说明术后神经向大脑皮层传导冲动的速度较术前减慢、单位时间内上传冲动减少,使脑细胞体获得叠加阂下刺激单位时间内减少,使脑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脑细胞兴奋性降低进一步导致脑细胞向全身的a运动神经元发出的冲功单位时间内相应减少,使a神经元兴奋性降低(a神经元在肌张力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全身性肌张力降低。使由于肌张力高所形成的上肢痉挛、舌肌痉李、眼肌痉挛、表情肌痉挛等所致的异常,随之消失或好转。因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患儿出现斜视、流涎、语言障碍消失或明显好转,腰骶段术后出现上肢痉挛及手的功能得到缓解等,可用外周一皮层一外周的调节作用对上述现象进行初步解释,王正雷等将其称为“大环路”,而不能用单一的Y—环路称为“小环路”来解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解痉机制应是“大、小环路”的共同作用。


七、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体会

    本手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它有3种含义;
其一是病例的选择,即手术适应证选择。
其二是手术节段的选择,上肢痉挛选择颈段手术,单一上肢痉挛选择单侧颈段手术,下肢痉挛可选择胸腰段手术或腰骶段手术,胸腰段手术损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其操作困难;腰骶段显露充分,损伤大,操作相对容易,可根据患者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来选择。
其三是术中进行电刺激选择,用电刺激仪测定各后根束阉值,选择阂值较低神经束切断。
这三者缺一不可,是手术疗效优劣的关键。

    目前测试水平、切除后根只能说是相对的解除肌群痉挛,不能针对某一块肌肉痉挛进行定位解除。在分束时我们将每个后根分成5—8束,分束越多越接近于定位解除痉挛。切除后根不可避免损伤一些浅感觉和本体感觉的传入纤维出现感觉异常及肌力降低,作者认为在治疗下肢痉挛时后根切除最多不超过30%、上肢最多不超过50%,来预防术后后根切除过多引起的并发症。

    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是一种新型手术,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近期效果得到肯定,它在整体解除痉挛上优于其他任何手术,但如果其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好,术后效果也不理想,术后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肌力低下,更进一步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痛苦,影响患儿康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神经后根切断的比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神经切断的比例上至今无统一标准,国内外学者报道均不一致,差别较大,全是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因此各医院以及每个医生手术后的效果差别较大,给该手术远期疗效的评定带来很大困难。在手术适应证、神经切断比例上或术后并发症处置上均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在省级以上国有医院开展此项手术,严格禁止为经济效益而扩大手术适应证,否则不但给正确评价该手术带来困难,而且给患儿带来终生痛苦。

3#
发表于 2002-6-11 01:10:58 | 只看该作者

湖南“背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脑瘫成功

来自岳阳君山患脑瘫的4岁小女孩张栩在接受了“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后,于日前终于伸直了她交叉了4年的双腿。 据湖南省脑科医院脑瘫脊柱外科张兰亭教授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小张栩将可独自站立行走。 由于妊娠内感染、习惯性流产、新生儿窒息等原因,湖南省3‰~4‰的新生儿遭遇脑瘫不幸。这些脑瘫患儿轻则四肢痉挛,重则智力受损害,生活不能自理。 据统计,该省14岁以下的脑瘫患儿有5万余人
4#
发表于 2002-6-11 04:10:58 | 只看该作者

我国SPR手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近日,一位9岁脑瘫患儿在接受了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术后,其腿部肌肉痉挛症状解除,脚尖内勾和剪刀步态消失。如今,他已能迈开大步走路了。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为100名脑瘫患儿施行了SPR手术,手术的肢体痉挛解除率达98%,肢体功能恢复率达86%。有关专家认为,SPR手术开辟了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新途径,是当代神经纤维外科和康复医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脑瘫是由于早产、窒息、胆红素脑病及产伤等多种原因,使尚未成熟的大脑受损而留下的后遗症,其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我国脑瘫的发生率为4‰,全国约有400万该病患者。世界上对这一顽症虽有不少治疗方法,但均未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脑瘫治疗至今仍是医学难题。  在我国率先开展SPR手术的是郑州大学医学院在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纤维外科领域均有较深造诣和经验的高晓群教授。他与课题组共同攻关,针对痉挛性脑瘫的病根,将起不良作用的脊神经后根切断,以达到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5#
发表于 2002-6-11 07:10:58 | 只看该作者

能做这种手术的医院有很多

谁做的好些我就不清楚了。

中日友好医院的访谈节目: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小儿脑瘫治疗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于炎冰:患脑瘫的孩子非常痛苦,脑瘫的症状有许多,共分为8种,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其中痉挛型脑瘫比较常见,典型的症状为:足跟不能落地、双脚内翻、双腿有交差现象、双手协调能力差、膝反射亢进、肌肉萎缩、走路呈剪刀步等。     
石效平:脑瘫还会引起全身的异常,脑瘫患者有30%-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还会引起癫痫、视力障碍(斜视、弱视,眼球震颤)、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说话不连续、发音不清楚)、生长发育缓慢、行为异常等。     

主持人:脑瘫是怎么回事?     
于炎冰:脑瘫是脑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损害引起的,是一种永久性存在的损害,但不是进行性加重的。长期的痉挛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     主持人:哪些原因会引起脑瘫的发生?     
石效平:引起脑瘫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有80%的病人可以找到发病的原因,但有些找不出来,产前因素:怀孕早期受到感染或有害物的刺激,生产过程中的因素:生产中孩子出现窒息、产伤、颅内出血、早产儿、体重过轻的胎儿,出生后因素:新生儿重症感染、重症黄疸等。     

主持人:听说现在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为0.2%-0.3%,为什么发病率这么高呢?     
于炎冰: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围产医学的进步,过去一些不能挽救的胎儿得到了救治,这样新生儿的死亡率就降低了,但这些存活的胎儿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脑瘫,因此脑瘫的发病率增高了。     

主持人:北京王女士 儿子早产,出生后体质较弱,经常感冒,现在已经8个月了还不会坐,抱起时脖子软,会是脑瘫吗?     
石效平:按正常孩子发育的标准来说,这个孩子的发育是落后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正常婴儿的运动发育规律: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抬头2-3个月,翻身4-5个月,会坐6-7个月,会爬8-9个月,站立和行走11-15个月。出现下列情况怀疑是脑瘫: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动作减少,喂奶时孩子吸吮无力、容易呛奶,换尿布时孩子的大腿外展度很小,保护性反射减弱;婴儿期: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及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出现异常动作,反射异常,双手总是攥拳、拇指总处于内收状态,托起孩子后双腿呈内收或交差状态,一般正常孩子到4-5个月时见到喜欢的东西会伸手去抓,而脑瘫的孩子则不能去抓或总是一只手去抓。     

主持人:怀孕时注意哪些问题可以避免小儿脑瘫的发生?     
石效平:孕期应该避免不良的刺激,如感染、放射性物质、不必要的服药等,还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临产前应提前选择分娩医院,当新生儿出现窒息或早产现象时就应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产后家长应格外呵护孩子,避免感染等。     

主持人:湖南李先生 孙子今年3岁已经确诊患了脑瘫,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治好,请问脑瘫能治好吗?     
于炎冰:脑瘫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我院主要通过综合疗法治疗脑瘫,先解除痉挛现象,一般3级以下痉挛可以进行康复治疗,而3级以上的痉挛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痉挛时间较长,引起了关节畸形、肌键痉缩等,就需要进行纠正外科手术来治疗,然后再全方位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功能锻炼、听力语言训练、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等。     

主持人:哪些患者适合手术治疗呢?     
于炎冰:60%-70%的脑瘫病人都属于痉挛型脑瘫或以痉挛型为主的混合型脑瘫,这时单纯进行康复训练不理想,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肌张力,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通过神经电生物刺激仪进行神经缩小术,再用生物材料防止复发,并缝合神经外膜,术后可以降低肌张力,我院去年开展了这项手术技术,已为150例病人进行了手术,几乎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的分类共7种,可以针对具体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效果比较理想。     

主持人:广西李女士 孩子1岁时发现患了脑瘫,一直在积极治疗,每天坚持训练、针灸、按摩、吃药,已经治疗半年多了,孩子很痛苦,而且效果也不明显,请问这样坚持下去结果会怎样?     
石效平:脑瘫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短期一般见不到效果,可以进行周围神经的手术再配合其它治疗,希望家长们不要放弃,坚持给孩子进行治疗。     

主持人:四川魏先生 小孩今年7岁了,活泼可爱,聪明好学,就是左腿膝盖不能伸直,左脚跟不能着地,整个左腿比右腿细,曾到多家医院看过,有的说可以从腰部做手术,有的说腰部手术创伤大,所以没有做,请问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于炎冰:他可以进行周围神经的手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主持人:康复训练多久可以见效?效果如何?     
石效平:脑瘫恢复的程度是由病情的程度和康复治疗的早晚来决定,如果病情较轻且治疗早,一般经过3-6个月就可见效,如果病情较重且治疗晚见效的时间就会久一些,只要坚持治疗,就一定会见到效果。家长也可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神经发育治疗法是英国的一种手法,它采用相应手法,抑制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促进他的正常姿势和运动发展;诱导疗法是刺激诱发带诱导反射性的运动及移动运动,这种方法就是日本的上田法,一般患者做10次左右,肌张力就会明显下降,这样就可以促进他的踝关节背曲,这样尖足可以逐渐减轻,而且通过下肢的外展外旋,他双腿交叉现象也可以明显减轻。脑瘫的治疗应该呈个体化进行,针对情况来治疗。     

主持人:辽宁郑女士 小孩是脑瘫,双脚后跟不能落地,去年做了手术,当时恢复得还可以,现在双脚又不能落地了,这是怎么回事?     
于炎冰:不清楚做的是什么手术,可能是手术的问题或是术后没有很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是从腰部做的手术,那么可以再从周围神经再做一次。     

主持人:天津刘先生 小孩今年9岁,2年前曾因脑瘫做了手术,术后双腿的肌张力降下来了,医生说要进行康复训练,由于我们工作忙,没能及时给孩子训练,现在孩子的症状不如2年前了,再康复训练还来得及吗?     
石效平:按道理说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是最好的,但只要坚持训练还是会有一定效果的,建议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主持人:湖北李先生(33岁) 是早产儿,从小就被诊断为脑瘫,现在在家自学已取得了大学本科的学历,但由于双下肢肌张力高,双腿交叉不能走路,因此不能参加工作,非常痛苦,请问现在还能手术吗?     
于炎冰:他的年龄偏大了,国外的手术原则是不超过15岁,放宽些可以不超过18岁,年龄大痉挛的时间就长,引起的畸形就比较严重,我院曾为一位33岁的患者做过手术,但手术的成功率及有效率都要比年龄小的患者低,希望他自己考虑一下。     

主持人:宁夏刘女士 孩子出生时上肢肌张力弱,医生说是脑瘫的先兆,20天后就恢复了,现在100天了,抓握东西都很好,请问如何判断上肢肌张力是否正常?     
石效平:不清楚当时肌张力低的程度,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     
于炎冰:可以进行CT、核磁等检查。   

主持人:北京张女士 小孩现在4个月了,每次给他洗澡时脚一碰到浴盆的边身体就向后挺直,呈弓形,这是脑瘫的表现吗?     
石效平:这属于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可能是脑瘫,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     

主持人:贵州梅女士 女儿2岁不会说话、也不会坐,脚尖不能着地,经常痉挛,做过CT检查没发现异常,医生说可能是脑子有问题,请问还应做哪些检查?     
于炎冰:可以进行体格检查,脑瘫的病人有10%-20%会表现为智力低下或障碍。     

主持人:贵州苏女士 孩子3岁,患脑瘫,请问药物治疗是吃中药好还是吃西药好?     
石效平: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不能彻底治愈脑瘫,所以应该个体化针对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我个人感觉头针的治疗效果很理想。     

主持人:陕西邓女士 小孩刚满6个月,出生时因难产用了产钳,生后1个月做头颅CT检查诊断为右侧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目前四肢肌张力高,可不可以诊断为脑瘫?现在能否做手术?     
于炎冰:一般2岁时才能确诊脑瘫,早期的诊断比较盲目,不过早期发现后就应该进行干预治疗,一般2岁以下的孩子我们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但应该解决右侧硬膜下积液、脑积水的问题。
6#
 楼主| 发表于 2002-6-18 04:10:58 | 只看该作者

有谁作过SPR手术????疗效真的好吗???

有谁作过SPR手术????疗效真的好吗???
7#
发表于 2002-6-22 16:10:58 | 只看该作者

有谁作过SPR手术????疗效真的好吗???

我儿子在上海长海医院做过spr手术,效果确实很好。但要想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还是有一点区别,只能说比原来好得多。
8#
发表于 2002-6-22 19:10:58 | 只看该作者

有谁作过SPR手术????疗效真的好吗???

能详细讲讲孩子手术前后的变化吗?另外一般孩子多大可做这种手术?多谢了
9#
发表于 2002-6-22 22:10:58 | 只看该作者

寻找做过SPR的患者

大家好:我是一名脑瘫患儿的爸爸,想通过网站了解相关做过SPR手术的相同患者的一些情况。如有知情者请和我联系E-mail:txd99@163.com祝好!
10#
发表于 2002-6-23 01:10:58 | 只看该作者

菲莉雅的大毛做过脊柱神经根选择性切除术在北京中康

可到菲莉雅的主页的留言簿去询问。http://www.fliya.com/lyp/default.asp
11#
发表于 2002-6-23 04:10:58 | 只看该作者
紫菱:您好,谢谢您给大家带来的可靠消息,如我以前说的,希望您和大家均注意注明一下消息的出处.

您可上菲莉雅爱心屋http://www.fliya.com给任菲莉发信或留言.     
12#
 楼主| 发表于 2002-7-8 04:10:58 | 只看该作者

有谁做过SPR手术

前天我带宝宝到上海去了一趟,主要是去长海医院王秋根医生哪儿去,询问宝宝是否能做SPR手术,不知有哪位小宝宝也做过这种手术,有什么经验能介绍的吗?做手术前后有那些变化?哪个医院做的好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6-3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