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9 11:3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

讲早期教育的书很多,可是大多的书让人看了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入手。或者有一些具体的方法,但是没有持续性,今天做了,却不知明天做什么?经过2年的实际培养我家的孩子,我摸索出一套自已的方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一、什么是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人生截然分为两个阶段:学习和工作。并且把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大学教育,作为立足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惟一目标。
其实呢?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的各个年龄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现在提倡的“终身教育”要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提供学习机会。
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训练儿童和青少年,而是使所有的人终身受教育;这种教育已经不只限定学校教育,而是包括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切教育形式;教育的内容已经不限于传授和储存知识,而是要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
我们刚才说了,”终身教育”要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提提供学机的机会,那么我们的孩子也是社会一名社会的成员,我们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仅仅需要说话、吃饭、睡觉、还有玩吗?他会不会还有更高的需要?

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大部份没有接触过早期教育的人,都简单的认为,早期教育只不过是把小学的课程提前到幼儿园来完成。但是,真正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简单所有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家有个快乐的人生。如果一个人很有钱,但不快乐的话,那就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生。
一个人快乐不快乐与金钱、地位没关系,有钱有地位并不一是快乐的人! 那么有了什么我们才能快乐呢?要有智慧!不是要聪明,聪明很肤浅,智慧是一种文化的沉积,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有智慧的人才会快乐。有了智慧人才能分清善与恶、美与丑。
教育不是叫我们努力去工作,也并不是让我们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科学家,首先第一步必须要了解教育的本质,必须把握教育的方向,假如这个方向错误,那你的努力白费,甚至制造了反效果,所以教育智慧比教育工作还更重要。
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有一个快乐的人生;知道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帮助社会、他人,多行善事;如何找寻真正的人生。
以前看报纸上写过,我们中国的奥数在国际上很厉害,频频拿大奖获金牌,可是你们知道,这些数学精英在得完金牌后说什么吗?我以后再也不想接触数学了!我想这样的教育有什么用!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呢?我总结出8个字,“德材兼备、文武双全“缺一不可,以德为先,以武为附,朝这个方向努力我想可以接近智慧。我想这8个字的含义大家都懂,不用我做什么具体的解释了。
那么我们今天是谈早期教育,不是谈“终身教育“,早期教育除了为了追寻智慧,在他幼小的时候给他打下一个良好基础,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尽早从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向为主动的去学习。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信纸是从幼儿园还是到大学,都是老师去讲,我们学生去听,一直到大学毕业都这样。所以我们的家长只要孩子上学,就跟孩子操心,“你怎么还不学习?就知道玩,你怎么不把玩的心用到学习上呢?“,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从来不会主动的学习!如果我们的孩子尽早地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那你还用为孩子的学习操心吗?所以有人说,早期教育是一门经济学,很经济的,你只要在他生命中是头几年去投入,以后基本不用管了,为什么?底子打好了,剩下的事情他都会去做了,他有这个能力。但是,如果你觉得,孩子小,我现在也忙,到大了再说吧,如果这样,你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很省心,往爷爷奶奶家一送,大一些送幼儿园,回家就看电视,如果孩子大了一上学,你就操心去吧!操心操到什么时候呢,要看你的孩子,如果弄不好,会让你操心一辈子。所以说,各位家长,我们的目光要放远一些,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的!
我有一个亲属,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他说什么,我家孩子胆子小,一说就听,现在不用管,上学老师一归笼一下,就行了,可是事实呢?现在上3年级了,事实上可不这么简单,好不了的。

三、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
有人的一提到早期教育马上就会说,孩子从小最重要的是让他开心,让他多玩,让他多动手,少动脑,到大了,上学才学别的。这是一种普遍的想法。我先不去评论这种想法的正确与否,我先给大家讲两个问题,一个是0-13岁过程中,大脑是怎么发育的,还有一个就是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
1、脑科学
一个胎儿三个月~五个月就有听觉,这个时候他的听觉神经已经在成长。人从胎儿初期大脑开始的最初发育,发育到什么时候呢?到13岁,大脑基本就已经定型了,就是以后成长极其缓慢,25岁之后人的脑细胞每天就要开始死亡一部份。0~3岁人类的听觉神经发展60%~80%,不是只有听觉,而且带动其他神经的成长。人类一生的头脑,大概在0岁~3岁就已经几乎定型了所以现代科学证明,如果人的智力为100%,那么0-3岁人的智力成长到50%,3-6岁成长到80%,6-13岁剩下最后的20%。一个人处理事物的方法,基本是6岁以前就定来了,定下来的是那种思考模式。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0-6岁,是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大约有80%的大脑神经是在这个阶段构建成的,神经发达与否与接受外界刺激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孩子在脑发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给予他极好的营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她的大脑就会发育的很好!我们日常生活有一个误区,就是,孩子只要吃得好,睡得好,大脑就会长好,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如果只有这一个方面,大脑长的不会好,因为缺少环境的刺激。不单单是人,就是一般的生物,如果给他极好的刺激,它的潜能也会开发出来。
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早期教育专家,井深大来中国时讲过一个事例,他们培养西红柿,就是一粒普通的种子,但是给予他极好的物质营养与环境刺激,时间关系,具体办法不讲,但是得到的结果呢?普通的柿子,占地是1/3平米,结果10-20个种子就不错了,但是这颗西经柿,被称为西红柿树,占地12平米,结出多少个西红柿呢?可能大家都猜不出来,12000个!一般人的大脑被开发3-10%,经过早期的培养普通的植物都会得到如此的效应,如果做为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这种例子很多,刚才讲植物,现在讲动物呢,一个妈妈生的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生长在大大的房间,有白天黑夜,有丰富的玩具、颜色,并且有音乐,而且给予很好的营养,另一组呢,每一只小老鼠,关在一个笼子里,没有白天黑夜,别的什么都没有,但是吃的与另一组一样,过了19天呢?让科学家大吃一惊,第一组小老鼠,非常聪明活泼,而且你抓不住它,让它走迷宫,非常容易地就走出去了。第二组呢?你抓它的时候,他都不会跑,只会吱吱叫,而且走不出迷宫。事后,科学家把老鼠解剖,发现第一组老鼠的大脑丰常大,神经纤维丰富,第二组呢?大脑小,而且只有很少的神经纤维,这样的事例很多。
一般家庭中有个误区,就是孩子到大了好教,小时不用管。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打个比方就象农民重庄稼一样,种子到了地里我们就要开始辛勤的培育了,浇水、施肥、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庄稼会结出好的果实,没有一个农民说,现在不用管,等庄稼开始要结果实了,我再施肥、浇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发表于 2008-2-19 20: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tztxbb 的帖子

非常感谢!您的帖子正适合我啊,保存并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6-8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