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3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瘫临床资料咨询1300102539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2 11: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肽生的用法用量如何?有什么副作用?
(2009-11-23 13:11:55)
转载
标签:
苏肽生
神经生长因子
分类:药品信息

答:临用前每瓶2ml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每日30μg(一瓶),一日1次,3~6周为一疗程。
苏肽生的副作用较少,临床试验中发现有局部疼痛、偶见荨麻疹,局部疼痛的发生率在对照组为10.68%,治疗组为13.47%,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荨麻疹可自行恢复,或给予抗过敏治疗。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神经节苷脂与神经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
(2009-12-31 00:45:55)
转载
标签:
苏肽生
神经生长因子
分类:药房动态

当前,在神经科学领域中,有两种药物倍受重视,即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t、NGF)及神经节苷脂 (gangliosides,Gg)。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这两种物质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对于神经系统的作用更是如此。神经生长因子本身是一种营养性因子,而神经节苷脂是内源性营养因子的增强剂。对这两种物质已进行的研究证实,二者对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建存在着协同作用。

    将鸡胚背根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取出在体外进行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的存活数和神经纤维再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单独应用神经节苷脂 (100mg/ml)则无明显作用。但若将神经生长因子(0.5~5ng/ml)与神经节苷脂(100mg/m1)同时加入到培养基中5天后与单独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比较,神经微丝蛋白的表达联合应用组明显增高。先用神经生长因子(5ng/ml培养48小时后,神经微丝蛋白的表达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加入新的神经生长因子或神经生长因子抗血清均对之无影响。此时若加入神经节苷脂(0-200mg/ml)或其它纯化的神经节苷脂,神经微丝蛋白的表达又可发现有所增加,其中以多唾液酸及三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尤为有效。隔核细胞体外培养也有类似的结果。当神经生长因子浓度达到1mM,培养细胞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即达到一个平顶水平,不再随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上升而上升。但当又加入10mM 神经节苷脂后,该酶活性又增加了35%。

    动物实验证实,利用鹅膏蕈氨酸造成成年雄鼠基底核病灶后,高结合力胆碱摄取率 (HACU)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AT)活性在术后第四天分别下降了33%和43%。如果手术后立即应用神经生长因子(10mg,i.c.v.Biw)或神经节苷脂(30mg,i.p. Qd),则HACU和ChAT的下降小,就非常小。若两者同时应用,无论神经节苷脂浓度低于有效剂量 (10mg/kg)或高于有效剂量 (30mg/kg),检测病灶同侧半球的HACU和ChAT,未发现有任何变化,甚至在对侧半球有轻度的升高。显然这意味着神经节苷脂可能存在对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一种增强作用。脑皮质局部缺血造成基底核中的胆碱能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同时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低于有效剂量神经节苷脂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胞的变性。成年雄性大鼠单侧去皮质后立即持续脑室内灌注神经节苷脂(1.3mg),伴或不伴MFG连续应用7天。实验 30天后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使皮质胆碱能突触前终端大小较对照显著增加 (高出约35%),而同时应用神经节苷脂体积增加更多 (增高约69%)。

    类似的结果在灵长目动物实验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局部皮质缺血模型中,早期应用人重组神经生长因子或和神经节苷脂合用均可以防止基底核胆碱能细胞的退行性变,但只有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时,神经突起的恢复才最为显著(84±7.2%)。检测基底核细胞上的低结合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p75NGFR),神经节苷脂可以防止Meynert基底核 p75NGFR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减少。

    目前,对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节苷脂的相互作用机制也进行了许多探索。鸡胚背根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加入神经酰胺酶后,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与细胞的结合率也随之明显上升,这表明细胞内的神经节苷脂合成有增加。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浓度达到把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饱和结合后,测量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神经蛋白水平并不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并不作为神经生长因子的受体。

    霍乱毒素B亚单位可以特异的与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结合。CTB加入到培养基中,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PC12细胞的突起生长、核糖体S6蛋白激酶激活及TRK磷酸化激活过程均可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而且CTB和神经生长因子一起应用时,抑制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合入DNA的作用较单独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要强得多,同时CTB的这个作用并不因培养基中的钙离子的去除而受影响。125I标神经生长因子标记实验证实,CTB并不影响神经生长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不难看出神经节苷脂一定在通过细胞内的某种途径在对神经生长因子起作用。酪氨酸羟化酶磷脂肽,是一种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底物,通常情况下单独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或神经节苷脂均对其磷酸化不起作用。但当神经生长因子与外源性神经节苷脂(1~ l0mM)同时存在则可增加32p进入酪氨酸羟化酶磷脂肽T2中。去除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或二氢吡啶敏感的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可以阻断神经节苷脂这个作用。这说明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能通过一个钙离子依赖性信号通路来发挥其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

    K-252a,是一种对许多激酶都发生抑制作用的物质,它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神经生长因子对PC12细胞的作用,但神经节苷脂不仅可以完全消除K-252a对神经生长因子诱导树突作用的抑制,还可以部分的恢复神经生长因子激活蛋白激酶的能力。神经节苷脂的这个作用存在与否决定于其浓度。此外实验也发现将Wistar大鼠背根神经元的雪旺氏细胞取出进行体外培养,若在培养基中加以l0-3M神经节昔脂 (GM1,GDla,GDlb及GTlb),培养4天后培养基中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上升了4倍,到第8天浓度才开始下降。这说明神经节苷脂可以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产生。

    神经生长因子对细胞内的神经节苷脂也有促进作用。当把隔核细胞和海马细胞放在一起培养时,发现加入或不加入神经生长因子对细胞上的主要神经节苷脂并无太大影响,但神经生长因子存在时,胆碱能细胞特异性神经节苷脂Chol-的表达明显增高。而神经节苷脂第20~30天反而较开始时下降了40%。

    尽管许多实验证实神经节苷脂以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但也有不同观点的报道。Derington等指出,局部去皮质大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诱导其纹状体内ChAT活性增加,同时应用神经节苷脂并未能继续增强该酶活性。利用鹅膏蕈氨酸造成大鼠单侧基底核病灶后,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也未见对其行为的改善、ChAT阳性细胞数目有保护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创伤后往往恢复不令人满意。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节苷脂目前无论在实验中还是临床实践里都显示出了对神经系统促进恢复效果,因此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节苷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如这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必将能为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和疗效。
电话13001025394,QQ61634943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2#
匿名  发表于 2010-11-22 12:44:02
癫痫的孩子是否能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23:20:34 | 只看该作者
可以使用的,建议咨询孩子治疗的专家,
4#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2:00:21 | 只看该作者
苏肽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交流QQ616349433,电话13001025394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7:35:52 | 只看该作者
苏肽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交流QQ616349433,电话13001025394
6#
发表于 2011-5-18 20:49:0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申捷和鼠神经生长因子,交替使用好,还是单一注射其中一种效果好呢?如果交替使用怎么注射呢?
7#
发表于 2011-5-25 08:54:25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医生开了书神经生长因子,让隔一天打一次,我们脑电图不好,她建议不要用申捷,但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时候,也用了申捷,不知道是否需要配合打呢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52:18 | 只看该作者
苏肽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欢迎咨询交流临床效果电话13001025394   QQ6163494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6-2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