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互助与希望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凤落梧桐

[原创] 宝宝康复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5:0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小家伙吃奶状况终于有所好转,一顿奶170毫升,可以用奶瓶喝下一多半了。谁知喝奶刚刚有进步,一向睡眠还可以的小朋友竟然开始闹觉了。姥爷说哭也是活儿,唉,你倒是会给自己找活儿干,从来不闲着。如果不是担心你的疝气,真想索性让你多练练肺活量。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23:5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医院训练时才意识到,会做一个动作和完成这个动作是否标准、是否轻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小宝的抬头还很不够,持续时间太短,且角度也不够90度。康复师让加强练习,否则后面的动作都会因为基础的核心力量不足而无法完成。因为没有按摩,只有pt,小宝全程情绪很好,很配合,动作也都能达到要求。老师还是不建议天天去医院,认为一来对孩子不好,二来也没有必要。最后协调一下,同意一周一次。等小宝能力好些,再考虑增加课时。我觉得计划还是很合理的,尤其是动作温和且简单,小宝很容易完成。看来,事缓则圆,什么事情都急不得,康复更是如此。就让我们一步步来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8: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痛依然!!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3:0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宝四个月了。现在还是只会抬头和竖头,且抬头不够久不够高,竖头也很不稳。前些天出现的追声反应现在又不追了,不知何故。翻身除了偶尔的俯趴翻成仰躺,其他就不会了。依然不会手抓物,不吃手不玩手。从昨天开始增加了趴和抬头练习,争取月底之前抬头能稳稳地达到90度,并且能学会用手抓物和吃手,翻身也同时练起来,希望到时能一并实现吧。六个月是个时间窗,争取在这之前进步多多 ,赶上适龄孩子。妈妈知道,你脑损伤严重,医生都不看好我们的预后。但我们除了面对现实,积极康复,别无选择。所以,使劲儿努力吧,宝贝!妈妈和你一起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03:0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徐动属于椎体外系,但为什么看到的徐动椎体表现大都非常不好呢?多是竖头不稳甚至竖头不能,以至于很多很晚才走起来甚或就走不起来。徐动的不随意运动,到底如何能抑制和消除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约专家通话 申请网上咨询  侯梅 主任医师 教授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小儿康复科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于 2009-07-27已阅读2251次 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病率和致残率高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预测与正确的诊断分型密切相关。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导致的脑瘫类型,运动残疾程度往往较重,治疗难度较大。本文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以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一、症状学与分类 以基底节为主的锥体外系受损可引起随意运动障碍而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扭转痉挛、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等症状,依据损伤发生的特定时期、病因、部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临床表现为以上不同症状的组合。此外还包括原始反射残存、头和躯干张力降低、姿势控制缺陷。Yokochi等对35例5~8个月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电视录像分析,绝大多数患儿表现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Moro反射和Galant反射残存,完成困难的运动包括:保持对称的仰卧位姿势、髋和膝的独立性运动、上肢向前伸展、俯卧位和垂直悬空位时颈和躯干伸展、拉起时颈部屈曲、上肢支撑体重。所有患儿都表现为口的不对称或过度张开。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国家将此类型脑瘫命名为锥体外系型(extrapyramidal cerebral palsy)或运动障碍型(dyskinetic cerebral palsy)。我国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分类为不随意运动型。 Kyllerman等报道116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按照神经病学标准进一步分类为过度运动型(hyperkinetic,35例)和张力障碍型(dystonic,81例),前者表现为运动机能亢奋症状,如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颤搐或任何组合,80%的患儿运动残疾程度较轻;后者表现为以体轴为中心躯干、近端关节为主的肌张力增高和(或)扭转痉挛,90%的患儿为中或重度运动残疾。张力障碍在休息、催眠、睡眠时抑制,疲劳、紧张、情绪变化时加重。 由于脑损伤特定的早发时间以及不同的病因,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能伴随锥体系症状。Kodama对窒息引起的不随意运动进行了分析,根据大脑不同的受损部位,将患儿分为单纯手足徐动伴有低张力、舞蹈运动型、严重徐动伴痉挛;Krageloh-Mann 等则将基底节区损伤的脑瘫患儿分为单纯运动障碍型和运动障碍-痉挛型。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胆红素脑病。儿童基底节区不同部位对损伤具有选择性,足月儿窒息选择性损伤壳核和丘脑,严重缺氧缺血性时壳核和丘脑的兴奋性谷氨酸通路过度激活,因此易受损伤,而苍白球由于抑制性神经元活动相对静止而得到保护;相反,苍白球相对多的神经元不活动,对低血压和有毒物质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易受胆红素毒性损害。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包括胆红素的转运或白蛋白/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以及将胆红素传递给靶神经元,疾病或缺氧缺血性改变导致血脑屏障部分或完全破坏,使胆红素容易进入脑内,主要的靶神经元包括基底节、眼球运动神经核、脑干听神经核,轻型者后遗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症状表现涉及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可伴有上视麻痹(upgaze paralysis)和耳聋。尽管近年来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监测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引起脑瘫的典型核黄疸可以避免,但疾病状态尤其是未成熟儿胆红素毒性反应所致脑损伤仍有很高的风险,甚至可以出现在安全胆红素范围内。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约专家通话 申请网上咨询  侯梅 主任医师 教授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小儿康复科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于 2009-07-27已阅读2251次 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病率和致残率高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预测与正确的诊断分型密切相关。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导致的脑瘫类型,运动残疾程度往往较重,治疗难度较大。本文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以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一、症状学与分类 以基底节为主的锥体外系受损可引起随意运动障碍而不随意运动增多,表现为扭转痉挛、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等症状,依据损伤发生的特定时期、病因、部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临床表现为以上不同症状的组合。此外还包括原始反射残存、头和躯干张力降低、姿势控制缺陷。Yokochi等对35例5~8个月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电视录像分析,绝大多数患儿表现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Moro反射和Galant反射残存,完成困难的运动包括:保持对称的仰卧位姿势、髋和膝的独立性运动、上肢向前伸展、俯卧位和垂直悬空位时颈和躯干伸展、拉起时颈部屈曲、上肢支撑体重。所有患儿都表现为口的不对称或过度张开。 西方国家将此类型脑瘫命名为锥体外系型(extrapyramidal cerebral palsy)或运动障碍型(dyskinetic cerebral palsy)。我国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分类为不随意运动型。 Kyllerman等报道116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按照神经病学标准进一步分类为过度运动型(hyperkinetic,35例)和张力障碍型(dystonic,81例),前者表现为运动机能亢奋症状,如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颤搐或任何组合,80%的患儿运动残疾程度较轻;后者表现为以体轴为中心躯干、近端关节为主的肌张力增高和(或)扭转痉挛,90%的患儿为中或重度运动残疾。张力障碍在休息、催眠、睡眠时抑制,疲劳、紧张、情绪变化时加重。 由于脑损伤特定的早发时间以及不同的病因,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能伴随锥体系症状。Kodama对窒息引起的不随意运动进行了分析,根据大脑不同的受损部位,将患儿分为单纯手足徐动伴有低张力、舞蹈运动型、严重徐动伴痉挛;Krageloh-Mann 等则将基底节区损伤的脑瘫患儿分为单纯运动障碍型和运动障碍-痉挛型。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国外脑瘫的总体患病率集中在2‰~3‰,各脑瘫类型中运动障碍型占11.4%~12%。来自我们康复机构的病例分析资料显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占所有脑瘫类型的19.1%~21.2%,与国外报道的28.6%接近。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胆红素脑病。儿童基底节区不同部位对损伤具有选择性,足月儿窒息选择性损伤壳核和丘脑,严重缺氧缺血性时壳核和丘脑的兴奋性谷氨酸通路过度激活,因此易受损伤,而苍白球由于抑制性神经元活动相对静止而得到保护;相反,苍白球相对多的神经元不活动,对低血压和有毒物质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易受胆红素毒性损害。 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包括胆红素的转运或白蛋白/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以及将胆红素传递给靶神经元,疾病或缺氧缺血性改变导致血脑屏障部分或完全破坏,使胆红素容易进入脑内,主要的靶神经元包括基底节、眼球运动神经核、脑干听神经核,轻型者后遗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症状表现涉及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可伴有上视麻痹(upgaze paralysis)和耳聋。尽管近年来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监测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引起脑瘫的典型核黄疸可以避免,但疾病状态尤其是未成熟儿胆红素毒性反应所致脑损伤仍有很高的风险,甚至可以出现在安全胆红素范围内。 国外报道的资料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已经成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因,而且往往合并锥体系受损。Yokochi报道22例该型脑瘫,16例有窒息,4例病因不明,病理性黄疸引起者仅有2例;Guitet等报道20例足月儿该型脑瘫,15例有胎儿窘迫史者中10例确诊为新生儿HIE,病理性黄疸1例;而Krageloh-Mann 等报道17例患儿中9例窒息、4例原因不明、4例新生儿休克。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国外学者利用磁共振(MRI)技术对脑瘫患儿进行影像学研究,报道其MRI异常率在80~100%之间,MRI异常表现与脑瘫类型、病因、出生胎龄等均有密切关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MRI异常率68.2%,早产儿仍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为主,MRI阳性率达87%,而足月儿则以双侧丘脑、壳核和苍白球改变为主,与窒息和黄疸有关,MRI异常率仅有17%,胆红素脑病引起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颅脑MRI特征与缺氧性损伤所致者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损伤苍白球,后者则主要损伤丘脑和壳核。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损伤、残能、残障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 ,ICIDH)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对脑瘫患儿进行评价,不随意运动与张力障碍型脑瘫属于中、重度残疾,患儿的移动运动、手功能、言语、社交技能等随意运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的治疗措施仍以神经发育学治疗为主,以运动康复为主流,兼顾所有受累功能区以及相关障碍,不但及早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而且应重视口运动、进食技能、语言与言语功能的早期干预。治疗师应该了解:(1)初级障碍(肌张力/运动模式、受累情况的分布、平衡、二次障碍),(2)二次障碍(运动的范围/关节对线、力量的产生、健康、耐力),(3)性格特征(运动动机),(4)家庭因素(对患儿的支持、家人的期望、对家人的支持);并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强调家庭训练的重要性。姿势控制至关重要,尽可能在任何时刻与任何体位的头、颈、躯干、四肢的正中指向与稳定性,施以放松疗法,避免加重症状的任何刺激手法,如频繁的体位变换、强制性对抗运动、以及强力叩拍等,在此前提下,让患儿学会姿势控制,减少不随意运动的影响,提高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4:1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不随意运动型脑瘫预后方面的研究较少,Nordmark等对瑞典1990-1993年出生的167例6.8岁的脑瘫患儿进行研究,结果独立行走见于86%的偏瘫、63%的单纯失调型、61%的痉挛型双瘫、21%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四肢瘫不能独立行走,提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预后不良。而Yokochi的研究报道,18例丘脑和壳核损伤的患儿中三分之二为单纯手足徐动型脑瘫,没有严重的智力损伤,运动残疾属于轻度,全部都获得独立行走能力;10例丘脑、壳核、以及中央回周围区损伤的患儿则都表现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半数以上合并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运动残疾属于中-重度,不能独坐、不会言语、不能主动抓物,提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预后与脑损伤部位以及认知水平有关。 综上所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主要脑瘫类型,占所有脑瘫的10%~30%;不同病因、不同部位损伤其临床症状组合不同,临床可以表现为不同亚类型,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分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MRI表现有特征性,缺氧缺血性损伤所致者病变位于丘脑和壳核,而胆红素脑病所致者病变则位于苍白球和下丘脑;运动残疾程度与症状类型有关,张力障碍型属于中、重度残疾,多数患儿行走困难,而单纯手足徐动型属于轻度残疾,预后良好。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受原始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的影响,患儿表现为当紧张、兴奋、哭闹、欲做动作时,会出现颜面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屈曲,而形成拉弓射箭姿势,原始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本应该在4个月后消失,如不消失或残存,会阻碍患儿翻身运动的发育、引起患儿出现非对称性姿势、影响中线发育、甚至会引起脊柱侧弯等异常。 要修正拉弓射箭姿势,就要抑制原始反射ATNR,而要抑制原始反射ATNR,就要先摆脱受原始反射的控制,想不受ATNR控制,就不要让小孩落入受ATNR控制的姿势,比如:1、仰卧位或坐位,当左(右)手伸展时,右(左)手会自动屈曲,且头转向左(右)边,而形成拉弓射箭姿势;2、仰卧位当向左(右)翻身时左(右)手伸展,右手屈曲而引成拉弓射箭姿势。 针对“1”的修正方法有: 1)中线:仰卧位或坐位时用玩具逗引双手在胸前玩。 2)预判抑制:如要伸展左(右)手可先将另一只手固定在大腿边,还不要等形成了拉弓射箭姿势后才强行搬正,这样只会强化异常。 针对“2”的修正方法有: 3)臂控式翻身:仰卧位使患儿双手上举上抬,然后伸展左(右)手向右(左)侧进行臂控式翻身。 4)腿控式翻身:仰卧位双手上举上抬,然后屈曲左(右)脚向右(左)侧进行腿控式翻身。 注意:在翻身过程中不要夹带有典型的非对称姿势,如形成了拉弓射箭姿势,不要强行搬正,可用语言、玩具、抚摸、变换体位等方法使患儿放松后再修正姿势,细节影响效果,即要神似而不是型似。 还有其他修正方法是: 5)侧卧:患儿侧卧位双手放在胸前中线处。 6)抱球:用不同体位的抱球姿势抑制非对称姿势,抱球可用改良型抱球。 7)对称性抑制非对称性:用对称性姿势抑制非对称性姿势,不让拉弓射箭姿势形成习惯,从而固定异常。 总之修正原则是:用对称性姿势抑制非对称性姿势,在生活中尽量使身体姿势保持对称和成直线,还有用功能性的非对称姿势抑制拉弓射箭姿势,也就是当要做非对称性姿势时,不要形成典型的拉弓射箭姿势,这点最关键。 当患儿不受原始反射ATNR控制,即不会自动形成拉弓射箭姿势了,就可以认为拉弓射箭姿势己被成功修正。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23:5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的疯狂搜索,对不随意运动类型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情绪和心理上又经历了一次极大的波动。两天的发泄后逐渐平静下来。今晚能冷静地对训练计划进行了调整,明天执行调整后的计划。很困,很累,但却失眠了。和宝爸说,无论怎样,年底也要去一次旅行,带孩子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生活原本也应该如此。为了能旅行愉快,我得抓紧给小宝康复了,希望情绪不再波动。你能做到的,一定!
发表于 2015-8-20 0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太多了,你的宝宝不会是徐动,坚持康复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3:4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宝宝好起来 发表于 2015-8-20 03:04
你想太多了,你的宝宝不会是徐动,坚持康复啊

希望如你所说!不过,我们缺氧近一个小时,出生时既没心跳也没呼吸,是抢救回来的。出院就是各种异常,不随意运动,拉弓射箭,紧张,联合反应等等临床,实在是乐观不起来。我们现在只有拼全力帮助他,积极康复,希望一切都好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4:0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想着椎体外系损伤了,椎体系不受影响会好些。但目前看来,头颈软,四个月了竖头还是不稳,椎体系还是受到损伤了,康复难度加大了。不随意运动型恢复起来真是慢啊!
发表于 2015-8-21 20:1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绝大多数时间自己一人照顾女儿 我看到女儿大姑瘫痪快二十年我死的心都有了 我想去北京找任教授 可是家人竟然觉得我是找骗子 哎
发表于 2015-8-21 20:2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妈们 我想约你们一起去北京任士光那里世纪蕾波工作室 我家河南洛阳得 家人不支持我去 我老公请假很难 全靠他养家了 我都是一人照顾女儿 怕耽误女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20:4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教授我们去看过了。你孩子如果有异常,最好能做通家里人的工作,一起带孩子去看医生。孩子的事儿,没小事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3-29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