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互助与希望社区 返回首页

依然潇洒的个人空间 http://www.help-hope.org/?99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婴幼儿脑瘫点穴按摩运动疗法15年临床小结

已有 1077 次阅读2011-8-5 20:44

“婴幼儿点穴按摩运动疗法”是集国外诸多方法精华[1],融入祖国医学点穴的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脑瘫倾向及脑瘫的治疗方法。先前报告曾称为“蕾波法”[2]、“穴位按摩运动疗法[3],因主要干预方法是点穴、抚触按摩、被动及激发主动运动,称之为“婴幼儿点穴按摩运动疗法”更为贴切。    2001年该法实施5年小结是报告“蕾波法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的疗效”[2],2007年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会上,报告蕾波康复法10年临床实践小结[4]时提及,该法是基于孩子大脑接受各种信息开始学习始于生后头几天[5],强调脑损伤综合征、脑瘫干预的最佳开始时间是新生儿期;支持日本山本疗法强调的从0岁开始治疗,要在不良运动模式形成之前,学会正常运动模式。该法重视自幼婴开始的感觉统合训练;日本上田法的牵拉技术稍加改变也用于婴幼儿。该法贯彻了英国Bobath法按神经发育规律促进正常、阻抑异常的正确原则和方法,强调按发育规律进行、在矫正基础上的立位持重训练。匈牙利Petö引导式教育中调动主动活动、全天候强化训练的正确原则在婴幼儿也得到实施。该法支持美国Temple Fay和Doman强化训练的原则,他们推出的交叉模式经过改进后效果更好。该法支持并贯彻Carr和Shepherd等推出的运动学习方法,功能训练特别重视以生活中具体的方式进行。

    2008年总结该法主要要点有六个:①早期开始、按发育规律进行、强化功能训练,可使多数幼婴脑瘫康复到基本正常;②采用穴位刺激的方法促进翻、爬、坐、站、走,可激发出主动成分更多的正确运动;③自幼婴开始进行以充气大球为主的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增强平衡功能,也有助于运动、智能的提高和情绪的改善;④对脑瘫痉挛肌群和拮抗肌群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提高了按摩疗效;⑤在矫正异常的前提下,适时进行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使更多重症婴幼儿脑瘫能够达到独立行走;⑥痉挛型脑瘫的拮抗肌刺激法,针对了发病中的主要环节,不仅疗效更好,也促进了对脑瘫部分机理的更深认识。

    向各方学习、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减少脑瘫发生、减轻脑瘫程度是该法的宗旨。2011年该法实施15年,第三次小结,上述该法原则和要点通过实践检验基本正确,具体方法有所改进,2011年版实施婴幼儿点穴按摩运动疗法主要程序和方法如下:

1 尽早开始按发育规律促进正常功能

1.1  0-3个月
1.1.1 视、听、触信息刺激
    从出生后就开始觉醒时用语言、玩具、图卡、音乐等进行视、听刺激。用亲切的目光注视、一直伴有语言的交流及用图卡、实物等提高认知能力也应贯彻在以后。注视红球不好的,每天多次用红光手电引导注视(注意需要眼科处理情况的早期发现)。听反应差的加强声音刺激(注意需要耳科处理情况的早期发现)。触觉刺激主要采用抚触按摩体操的方法,对幼婴进行全身抚触按摩,先从四肢、躯干前面开始,最后按摩头面部孩子容易接受。抚触按摩的同时,仰卧时点压双肩井、肩髃、手三里穴,自手三里向下叩击至手背;握双腕上部,做双臂胸前交叉-外展及肘部屈曲-伸展体操,促进由宫内的屈肩、屈肘、握拳状逐渐伸展。下肢做握双踝上部后分大腿,屈髋、屈膝后伸展小腿,扶膝伸展位后足背屈牵拉及点压双足三里穴,促进由宫内的下肢屈曲向逐渐伸展过渡,为坐、立做准备。俯卧位,轻缓按揉双颈及枕后,有助于头部控制更好。背部主要用抚触及轻缓叩击的方法。按摩头面部时加点压睛明、太阳、听宫及百会穴,促进视、听及智能。
    满月后进行拉坐控头训练,头后仰或控制不好者,用手指扶持头于正中位并加头前屈操及转头操。抚触按摩不用压摩滑动手法时可不加按摩油,按摩油常影响点穴。注意操持环境温暖、手清洁、孩子在两餐间情绪好时进行。
    视、听、触信息刺激不仅是提高智能、建立良好情绪的重要方法,也是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
1.1.2 前庭功能训练
    可采悬吊被单内左右側翻、荡悠,摇篮/摇床等。3个月可用充气大球俯卧及仰卧球上颠、滚。孩子俯卧球上,操持者扶压双大腿,亦可有助手协助扶持双臂。颠弹大球同时和孩子亲切交流,待孩子放松后,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滚动大球3-5分钟,再翻成仰卧同法进行。俯卧/仰卧球上的颠、转,不仅可向前庭系统输入水平头正位各方向转动的信息,也促进头部控制及躯干抗重力伸展。
1.1.3 身体翻转及头部控制  3个月扶持双腿/双臂由仰卧翻到側卧,用语言、玩具引导孩子翻成俯卧,左右交替;翻成俯卧后引导肘支撑及头部控制。
1.1.4 手握物  扶持双手中线相碰,将小物放在手中促手握、放。
1.1.5 相关研究
    我国感觉统合失调小儿比例较高,如有报告1622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严重失调占12.94%。脑损伤、脑瘫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就更高。感觉统合训练多与游戏相结合,不仅正常孩子愿意接受,更是需要长期训练脑损伤、脑瘫孩子的理想途径。欣喜游戏可以激发孩子放松地参加反复进行的训练。近年美国出版的脑瘫专著已将感觉统合治疗列为脑瘫主要治疗项目之一。
    感觉统合失调是多因素促成,婴儿发育早期各种感觉信息输入不够是主要因素之一。在科学育婴中,目前我国对视、听、触及本体觉的信息刺激已比较重视,前庭觉信息的输入还不够,因此在育婴中应加强前庭信息的输入。前庭系统由内耳的两个前庭感受器、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组成,和大脑也密切相关。内耳的两个前庭感受器是重力感受器和运动感受器。当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重力感受器中的小碳酸钙结晶体就离开原来的位置,运动感受器三对半规管中液体就流动,将信息传至小脑、大脑。如果在婴儿期头部各种位置变化的前庭信息输入充分,脑的统合功能就强,孩子就会有好的平衡及其他功能。前庭觉不仅与平衡有关,还参与机体多方面的功能的完善,如前庭功能不好的孩子,眼肌、颈肌运动亦有障碍,眼不能很好的注视和随物移动,手眼协调功能也差。还有报告,电生理检测显示以阅读、书写和拼写颠倒等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是小脑-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或病变。研究也显示,前庭-小脑功能也影响情绪及认知能力的完善,情绪不稳、注意力欠佳、学习障碍、语言能力不足、自闭等,前庭-小脑功能缺陷是因素之一。
    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前庭信息的输入不仅能增强平衡功能,也可促进婴儿多方面发展。有人用抱婴儿坐转椅的方法观察到,每周4次转椅刺激4周后,该组比不坐及坐而不转两个对照反应、运动都发育好,在坐、爬、站、走方面尤其明显,有学者证实,接受额外前庭刺激的早产儿体重上升快、不易哭闹、睡眠好。充气大球协助的各种运动,可输入包括头下位等各种体位及运动的前庭信息,同时也输入触觉、本体觉、视觉、听觉等信息,是提高婴儿前庭功能、感觉统合能力和运动功能的理想方法。在婴幼儿期,其他感统项目都不能安全输入头下位的前庭信息,这使大球运动更加珍贵。
1.2  4-6个月
1.2.1 语言、玩具引导翻身 。
1.2.2 穴位刺激促进翻身用语言、玩具引不出翻身的加穴位刺激促进翻身,扶成侧卧后如头后仰压推双风池穴,否则按压上侧肩井或环跳穴,促其翻成俯卧。
1.2.3 拉坐 拉双臂由仰卧至坐位,训练控头及独坐。
1.2.4 独坐训练 5-6个月后扶坐撒手时弓背较显或不稳要倒,轻点压双侧腰眼穴,促其挺起胸或调整平衡坐稳。
1.2.5 引导伸手抓物 用小玩具在孩子手、眼前引导其伸手抓。
1.2.6 抱位髋关节屈伸训练  五个月时可抱住孩子骨盆直立位面朝前,用玩具、语言引导弯腰及抬起动作。
1.2.7 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在先前动作基础上增加:
①侧卧上下滚 侧卧球上,扶大腿及肩部上下滚,左右交替。侧卧球上的滚动,不仅可向前庭系统输入水平头侧
  位滚动的信息,也促进躯干的侧弯功能。
②六个月加俯卧前后滚时用玩具、语言引导双手交替向前够物及手掌打开扶地、从地面拣物,不仅可向前庭系统
  输入头下位的信息,也促进保护性降落伞反射形成和手功能的完善。
③六个月加扶坐颠弹并向前倾倒,引导坐位倾倒时双手向前的保护性支撑。
④六个月加扶持孩子双腋部呈直立位,在球面蹦蹦跳,训练下肢持重及膝、髋关节屈伸运动,为走、跳打下基
  础。
1.2.8 认知能力的提高,良好情绪、情感和个性(人格)的培养应融在运动训练中。这个月龄应强化并延续已经开始的良好习惯和情绪的培养,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与爱抚协助兼顾,孩子对家长、治疗师能又爱又敬,既依恋还能够服从正确指令,才能训练出主动成分较多的正确运动或其他功能。

1.2.9 相关研究  翻身与爬相比,是成年以后还有的动作,是此阶段的重点项目。超过此年龄段还不会翻身,往往障碍翻身的异常在脑中形成较固定的模式,较难以正确模式取代。必须对抗异常于早期,引导正常运动于该出现时,翻身及其他功能均是如此。穴位刺激促进翻身、俯爬的方法,比常用的腿控、臂控协助翻身及推足俯爬等激发出的主动成分更多,因此效果也更好;比德国Vojta法刺激诱发带更安全、易行。

1.3  7-9个月
1.3.1 用语言、玩具引导俯爬。
1.3.2 穴位刺激促进俯爬肘支撑位,一前臂稍向前手背向上,固定该手同时按压该侧肩井穴,引发上肢用力;同时或稍后屈对侧下肢,扶足拇趾蹬地同时按压该侧涌泉穴。左右交替,刺激俯爬。

1.3.3 交叉模式促进俯爬交叉模式是孩子俯卧在模式床上进行的交叉被动运动,由4人操持,一人扶头,另二人各操持一侧上肢及扶持臀部或大腿,第4人操持双下肢,有节律的转动头颈,类似自由泳样活动上肢、压摩掌指,下肢为踏步体操动作,屈膝时足背屈、上肢手心向上于臀部,伸膝时反之。每日2-4次,每次50—150节,每50节用1-2分钟。

1.3.4 膝手爬 会俯爬后可用爬过妈妈大腿等方法向膝手爬过渡。
1.3.5 下肢持重训练用扶持蹦蹦跳、扶站、靠站等锻练下肢持重。不能持重的用立板捆站协助站立;经过一段捆站训练后,用玩具引导弯腰取物,训练髋关节屈伸运动。
1.3.6 坐起训练 训练锻练髋、膝关节屈伸,下肢持重,坐立位转换。完成不好可
用坐起椅协助。
1.3.7 蹲起训练蹲起姿势异常或完成不好,应予扶持,1人扶双臂协助做蹲下、起来动作,另两人坐于垫上用双足、双手扶持固定踝、膝关节在正确位置上运动。扶迈步足跟不着地加扶蹲足前后重心转换。
1.3.8 体位转换训练 引导/扶持由卧/坐位向半跪位-立位转换。
1.3.9 指捏小物 引导/扶持拇它/食指捏小物。
1.3.10 口腔运动  面对面示范发音及咀嚼,用手邦助下颌活动,按揉咀嚼肌及点压下关、颊车穴,利用“磨牙饼干“等促进咀嚼、吞咽。教孩子用吸管、吹喇叭、伸舌添食物。较重孩子可用手指做口腔内按摩等。
1.3.11 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增加:
①扶坐颠弹并左右倾倒,引导坐位倾倒时双手向侧面的保护性支撑。
②侧卧颠弹大球时,一手扶骨盆,一手扶肩,交替做肩、骨盆向相反方向的牵拉,左右侧卧交替,锻炼体轴回
  转。
③扶持孩子蹲于球面,颠弹大球同时做从足跟到足掌的重心转换,促进正确的迈步时足跟先着地的正确动作。
1.3.12 相关研究
    爬行不仅是更协调的移动,是以后立位移动和其他协调动作的基础,也有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绪改善。美国哈佛地区调查,较晚会走的多没有经过爬。临床总结出,会爬后爬行量不宜过多,一方面由于此阶段也是开始立位训练的月龄,时间有限;另方面膝手爬过多可致手腕关节变形。一般每日爬行总量50-100米较为适宜。1岁后不会爬、走的孩子,主要应进行立位训练。
    咀嚼等口腔运动是易被忽视的第三方面运动,咀嚼训练不仅有助于牙齿及齿槽骨发育、有助营养改善,也给正确发音打下基础。
    引导/扶持由卧/坐位向立位转换过程中,过渡的半跪位/跪立是必要的,但作为训练项目跪立、跪走常弊多利少。跪立膝关节非正常持重、踝关节不持重,此体位还可促进尖足。跪立、跪走可在脑中形成错误模式,干扰正常立位移动模式建立或巩固。

    脑瘫的孩子,是否也可按照正常发育规律进行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不同学者意见不一。有的学者提出<3岁脑瘫患儿主要进行低、中难度训练,即头控、翻身、俯爬、坐、膝立、跪行、辅助站立等;还有学者强调不论年龄,不会爬、走的孩子,必需先要通过大量爬行训练,才能练习行走。通过实践我们体会,2岁内脑瘫只有按正常发育规律适时进行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才能使大运动的康复效果更好,才能避免只能爬行或跪行,甚至不能立位移动的重症残疾发生。2岁以上的脑瘫儿,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大运动训练。适时按照正常发育规律进行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是我们推出点穴按摩运动疗法的关键措施。2001年我们报告用该法治疗的92例脑瘫中21例6个月前开始并坚持强化训练半年后16例基本正常,1年后20例基本正常,2年后另一例亦能独走,但紧张时仍有尖足、剪刀步,继续训练逐不明显。近15年来我们用点穴按摩运动疗法治疗千例以上脑瘫,结果仍然是6个月前开始强化训练的多数可康复到基本正常,1岁前开始强化训练的都能达到独立行走的结果,其中重症行走时姿势异常或独走距离较短仍须继续治疗。

    已到应站、该走年龄,不能站、走或姿势异常的,关键是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在扶持、固定、矫正下,适时通过立位持重助力运动,向正确立位主动运动过度;如何通过正确的按摩、牵拉等有效方法及时阻抑肌张力、姿势异常,减轻反射异常。站、走姿势异常除反射、肌张力异常等因素外,还常因关节废用性松弛等,只有矫正和立位持重训练同时进行,才能及早阻抑异常立姿,促进正常立位移动模式建立,阻抑中枢错误模式固定及外周二级损伤发生。临床观察到,7-8个月是立为训练开始的适宜年龄。在充足物质营养基础上,特别是适宜维生素 A+D、钙的补充,不仅没有因为较早立位持重下肢变形,反而原有的“O”形腿/“X”形腿等异常减轻。我们2000-2002年统计结果为,此月龄开始立位持重训练的中度痉挛型双下肢瘫比1997-1998年10-12个月开始立位持重训练的对照独走早1个月,且下肢发育良好;5例训练前X片显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的,1.5-2岁时复查已发育正常。脑瘫儿合并髋关节异常的比例较高,有学者报告,3-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三组脑瘫儿合并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等异常的分别占40%、53%、46%。我们分析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原因外,传统训练方法适时的立位训练不够是又一因素。

    研究证实,骨、关节的发育除营养外,运动和持重缺一不可。宇航员营养全面,但在失重条件下大量丢钙、骨密度下降;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骨矿物质含量平均每周减少0.9%;264名芬兰少年随访11年观察到,每周运动2次或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的较不足者股骨颈密度高7.6-10.5%。临床已证实脑瘫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减低,肌肉活动较少的痉挛型比肌肉活动相对较多的徐动型反映骨异常的生化改变更著。
过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痉挛,肌力训练会加重痉挛。目前研究证明,正确模式或功能性的肌力训练不仅不会加重痉挛而且可以抑制痉挛、协调肌群间的配合,对提高运动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1.4  10-12个月

1.4.1 独站训练扶站、靠站、保护下独站、点穴促站稳。十个月还站立不稳的,扶持站立放手要倒时,用点压双环跳穴的方法,促其自身调整站稳,多次进行即可增强平衡功能及保持独站的肌群协调。

1.4.2 立板矫正站立不能独站、扶走或扶走姿势异常的,继续上述训练,并加立板矫正跨步站、立板矫正踢物等。进行上述训练时,有足内/外翻的用适宜楔形板矫正,有尖足的楔形板垫于前脚掌;有膝反张的捆站时膝后加垫;坐起椅训练起立时膝内弓的膝间加垫。立位训练必须在矫正异常姿势的基础上,立位训练与矫正同时进行不仅可增强肌力和骨关节稳定性,也有助于姿势异常的纠正。
    立板矫正站立、立板矫正髋关节屈伸、立板矫正跨步站、立板矫正踢物、立板矫正牵拉腿,扶持矫正坐起,扶持矫正蹲起等是融肌力训练、降低肌张力的牵拉按摩、异常姿势矫正于一体,阻抑及纠正脑瘫尖足剪刀步等异常的有效方法。

1.4.3 已1岁,扶立迈步意识还不好或无迈步意识的,加穴位刺激促进迈步:立位,双手扶持骨盆,拇指压于大腿前侧上部的脾关穴,余指压于臀部的环跳穴,交替前后施压,激发大腿前群肌和大腿后群肌交替收缩,形成迈步动作。每天进行数次,多日后即可有自动行走。

1.4.4 感统训练中球上运动增加:
①背靠球枕颈贴球站立,缓慢撤动球并用语言引导头前倾立直。
②面朝球站立/扶立,双手扶球,向前滚球引导手前伸扶球的保护性反射。

1.5  13-36个月

1.5.1运动方面主要进行独走,手及正确的语言等功能训练。

1.5.2加强认知能力、健康人格培养。

1.6 强化训练原则

    对有脑瘫倾向及已诊断脑瘫的功能训练应按照强化训练原则进行,除早期开始、按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外,对量的要求是每天除睡眠、进食外均在训练,食后及每个项目结束应有短暂休息,但每日觉醒时休息时间不大于训练时间。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最佳量是4-7个月每日训练3-5h、8个月至18个月每日6h、19个月以上每日7h(含短暂休息),每日训练主动运动或向主动运动过度的助力运动所占时间应大于被动运动时间。量根据健康状况可略增减,量过小不能达到理想目标,过大可影响情绪、易生病、影响进食睡眠,甚至出现过用综合征,不仅全身疲劳,还可有局部肌肉、关节损伤。强化训练达到预期目标后,还应有维持成果的继续训练,训练内容及量视维持状况而定。

2 针对肌张力、姿势异常,尽早予以有效干预。
2.1 治疗脑瘫痉挛所致异常的“点、揉、拉、动”原则及实施方法                                   
    小儿脑瘫痉挛型及伴有痉挛的混合型占多数,痉挛所致的姿势、运动异常的有效干预,是提高脑瘫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根据脑瘫尖足的发生机理及临床经验,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对脑瘫尖足的“点、揉、拉、钩”干预原则,见到了更好疗效,早期应用效果尤佳。
    分析脑瘫其他部位痉挛所致的异常,也是同样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过程,我们把“点、揉、拉、钩”的干预原则,用于脑瘫其他部位痉挛所致的异常,也获得了更好疗效。“钩”是用在尖足,对脑瘫其他部位痉挛所致的异常,“钩”改为“动”,即主动运动。
    对脑瘫不同肌群痉挛所致的姿势及运动异常,“点”是点压造成异常主要痉挛肌的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
“点”的原则和方法是基于在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主要针对拮抗肌群的点压、按摩或用肌兴奋仪刺激,缓解痉挛、纠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建立效果更好[6]。我们分析有可能支配拮抗肌群脑的损伤比支配痉挛肌群脑的损伤相对为重,临床拮抗肌是主要或相对的瘫痪肌,痉挛为失衡释放。
    蒋天裕等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检测参与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的脑区,观察到踝关节背屈运动在中央前回第一躯体运动区反应强烈,跖屈运动脑区的兴奋部位较多。作者分析,基于此原因脑损伤发生后踝关节背屈更易受损,踝关节跖屈痉挛可能是功能释放,很多偏瘫患者出现踝关节背屈障碍和跟腱挛缩,可能与大脑对两种运动的控制不同有关[7]
    还有学者研究观察到,刺激痉挛性脑卒中患者支配小腿前群肌的腓深神经不仅可增强胫前肌肌力,也可抑制小腿后侧肌群的牵张反射[8]。此现象可解释为通过刺激瘫痪肌、增强其肌力,从而减轻对应肌群的收缩释放。
由于穴位是机体接受点压、针、电等刺激的敏感点,因此点压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就可更有效地刺激拮抗肌。如尖足时点压足三里穴可有效刺激相对瘫痪的小腿前群肌,防止其进入真正瘫痪状态。我们在临床观察到,6-7个月以前的脑瘫尖足,点压足三里穴多可引出较明显的足背屈动作,显示此时的瘫痪是相对的;1-2岁后首诊的脑瘫尖足孩子,常引不出或较难引出明显的足背屈动作,而同龄正常儿可引出,提示随着小腿后侧肌群痉挛的持续,小腿前侧肌群又加上废用性萎缩,就发展到了真正的瘫痪。脑瘫其他肌群痉挛对拮抗肌的“点”也是同样原则和类似方法,只是部位不同。
    临床也有多个报告证实,脑卒中等出现某组肌肉痉挛时,用针、电等刺激拮抗肌及拮抗肌上的穴位,缓解痉挛、促进正常功能恢复效果更好,针对足背屈障碍的均有足三里穴。公维军等[9]报告,电针足三里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还可降低下肢增高的肌张力,这也是刺激拮抗肌减轻痉挛的临床佐证。
国内外对穴位及经络的大量研究证实,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多层次空间。神经、微循环以及相关的介质、细胞等是穴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已观察到,穴区普遍存在大神经分支,如足三里穴神经、微循环分布均多于非穴区。肥大细胞是微循环调节的重要细胞,针刺后穴区肥大细胞明显增加,神经切断可使电针引起的足三里穴肥大细胞聚集减少。张通等[10]研究观察到,深刺足三里穴达到“得气”时,胫前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增高、血管内径增宽,显示针刺得气会明显改善微循环。他们的研究还证实浅刺、非穴位刺激、留针均对血流动力学无著影响[11] ,支持穴位接受有效刺激主要是通过神经-微循环等发挥作用,足三里“得气”主要是刺激了支配小腿前群肌的腓深神经或其主要分支。神经解剖只有1-2百年历史,而经络和穴位已越千年,就从体表能如此接近地对外周神经定位这点,我们中华祖先已走在世界前列。实践中我们还体会,穴位不仅是接受信息的敏感点,而且就末梢神经而言,是接受信息的最佳点,远了信息不强,近了可致神经损伤;由于穴位在较深部位,必须用一定力度的较深点压或针刺才能“得气”。
    在上述实践及部分相关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痉挛型脑瘫拮抗肌是瘫痪肌的推理[12]、,并推出小儿痉挛型脑瘫拮抗肌刺激法[13],通过点压拮抗肌上的敏感穴位,阻抑拮抗肌瘫痪、增强其肌力,从始动环节上对抗失衡释放的痉挛,同时也是向脑输送信息,促进脑损伤部分恢复或邻近的细胞代偿,临床观察到了更好疗效。
“揉”是用温暖的手轻缓按揉痉挛肌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对脑瘫痉挛肌群用温暖的手轻缓按揉10-20分钟后,痉挛即可减轻,用被动关节活动角度等检测肌张力,也可观察到增高的肌张力下降,和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用大力度按揉痉挛会加重。如果对痉挛肌群不予理睬或较重刺激,可促成局部损伤。孙薇医生报告6例4~11 岁痉挛型脑瘫患儿腓肠肌病理改变,末梢神经广泛受累、肌肉病变严重、肌肉内微血管病变明显。因此用温暖的手轻缓按揉痉挛肌群,一是为了改善肌肉、神经等组织的微循环,二是为了通过轻缓按揉或叩击脱敏,减轻痉挛肌对各种刺激的痉挛反应,从而阻抑损伤、粘连、挛缩等。温热水浴或活血药浴也可起到类似作用,我们曾观察到1-3岁脑瘫尖足温热活血化瘀药浴20分钟后即刻足背屈角减小10度,虽然仅可维持一段时间,每日进行有助于减轻痉挛损伤及促进异常纠正。
    “拉”是对痉挛肌群牵拉,通过牵拉到适宜长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减轻痉挛肌的牵张反射。痉挛是牵张反射亢进的结果,脑瘫时牵张反射亢进是由于脑损伤后的支配异常。一般而言对痉挛肌群的牵拉一天中宜多次进行,因此要求脑瘫孩子家长,在家中除完成各种功能训练外,要利用所有零散时间和各种机会,多次对痉挛肌群进行牵拉。较大的孩子也要训练他们每天反复地用较好的一侧上肢活动、牵拉较差的另侧上肢,用较好的上肢活动、牵拉较差的下肢。
    要注意不是牵拉的幅度越大越好,牵拉过度或过猛可致软组织出血、撕裂等,有损伤就会有粘连、挛缩,就会加重功能障碍。牵拉过度还可使维持关节稳定性的韧带松弛,造成关节不稳。牵拉到什么度最合适呢?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痉挛程度不一。一般的原则是不要超过正常活动的幅度,针对某组肌肉痉挛,向痉挛相反的方向牵拉到刚有抵抗时再轻缓加大10-20度即可,应保持1-3分钟或更久一点。保持非常重要,肌肉在一定长度牵拉一段时间,亢进的牵张反射就会降低、痉挛就会减轻。正像橡皮筋一样,拉长马上松开立刻还原,拉一段时间再松就变长了。有些主要起牵拉、固定正常位置的矫形器,24小时应用效果才最好,仅进行功能训练或治疗有妨碍时暂时取下。
    对痉挛肌群的牵拉不仅可用手法、矫形器械,扶持、矫正在一定的位置、姿势也可对痉挛肌群牵拉,如用适宜楔形板垫在前脚掌扶持、固定站立或蹲可牵拉痉挛的小腿后侧肌群,骑跨抱孩子可牵拉痉挛的大腿内侧肌群,经常把孩子握拳发紧的手展平后保持在家长对掌之间牵拉孩子掌指,把孩子内收发紧的拇指用手绢固定在外展位牵拉拇指等。家长还可创造出许多有效的方法。
    “动”,即主动运动,包括主动收缩拮抗肌增加其肌力同时也牵拉痉挛肌的运动和按正常发育规律应有的翻、坐、爬、站、走,手的精细运动及口腔等其他主动运动。
    脑瘫痉挛所致的常见异常及相应的“点、揉、拉、动”干预方法如下:
2.1.1 手握拳发紧:点压手三里穴;轻缓按揉前臂内侧、手掌屈肌;伸指、伸肘牵拉;主动伸指及伸手抓握、拇食指捏物等运动。
2.1.2 上臂内收发紧:点压肩井穴、肩髃穴;轻缓按揉胸、背肌肉;上臂向外上方向牵拉;主动外展、上举上臂及其他肩、臂运动。
2.1.3 屈肘:点压消泺穴;轻缓按揉上臂内侧肌;肘伸展牵拉;主动伸肘及其他肘部运动。
2.1.4 下肢剪刀样发紧或剪刀步:点压环跳穴、风市穴;轻缓按揉大腿内侧肌群;分腿牵拉;主动分腿等运动。2.1.5 尖足:点压足三里穴;轻缓按揉小腿后侧肌群;仰卧或蹲斜板足背屈牵拉;主动足背屈钩脚及独站、蹲起、上下梯、独走等运动。
2.1.6 肌性足内翻:点压阳陵泉穴;轻缓按揉小腿内侧肌群;仰卧扶足轻外翻及楔形板矫正后固定站立牵拉;主动足轻外翻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2.1.7 肌性足外翻:点压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轻缓按揉小腿前、后肌群;仰卧扶足轻内翻及楔形板矫正后固定站立牵拉;主动足轻内翻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2.1.8 屈膝:点压伏兔穴;轻缓按揉大腿后侧肌群及腘窝部肌腱;扶压膝伸展牵拉;主动伸膝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2.1.9 屈髋:点压环跳穴;轻缓按揉大腿前上深部痉挛肌群;俯卧压臀上提大腿牵拉;俯卧主动抬头抬四肢的燕飞及站、蹲起、走等运动。
2.2 有徐动倾向及失调型脑瘫
2.2.1 肩背脱敏叩击  俯卧,先隔衣颈背抚摸,用温暖的手接触皮肤触摸;再用指腹轻叩击,逐过度到用指尖轻至中度叩击。
2.2.2 肩骨盆牵拉  骑跨在圆滚上,扶持一侧肩及对侧骨盆向相反方向牵拉,到位后保持1-3分钟操持对侧,左右交替。亦可于垫上/球上进行。
2.2.3 交叉模式对徐动型脑瘫有较好疗效,早期应用效果尤佳,每日宜 4-6次,每次200节。
2.2.4 点压百会穴/同时点压双风池/双腰眼/双环跳穴等常有助于阻抑徐动。
2.3 暂时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对肌张力低下的,排除其他疾病后,根据不同月龄选择扶持俯卧肘支撑控头、扶坐、扶蹲、扶站等体位进行抗重力持重训练及全身力度较大的按摩、叩击,点压双肩井、肩髃、手三里、伏兔、足三里、环跳等穴及捏积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脑损伤患儿家属互助信息网 ( 津ICP备09007933号 )  

GMT+8, 2024-4-27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